薩爾斯堡木偶劇團演出合家歡舞劇「胡桃夾子」及歌劇「魔笛」(只發中文稿)

****************************

下稿代臨時市政局發:

  小朋友熟悉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莫扎特的最後一齣歌劇《魔笛》,台上一個個主角雖不是真人,卻是由世界聞名的薩爾斯堡木偶劇團,用提線木偶活靈活現演出每個角色,令觀眾不知不覺中投入一個奇妙的世界。

  來自奧地利的薩爾斯堡木偶劇團(Salzburger

Marionettentheater)歷史悠久,是行內的表表者,不但廣受奧地利人歡迎,到當地旅遊的遊客更是盡量爭取觀賞該團表演的風采。由臨時市政局主辦,他們將在下星期二(十二月十五日)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優美的聖誕述異《胡桃夾子》,而星期三(十二月十六日)將以原汁原味德語演出《魔笛》,但場刊附以中英文簡介。

  《胡桃夾子》芭蕾舞劇家傳戶曉,既有雪人、小鳥、聖誕晚會、更因一個胡桃夾子玩具而引出一個夢仙境,但見台上的木偶穿插雲層跳起牧笛舞、糖梅仙子舞、花之舞及各國民族舞包括西班牙、中國、俄羅斯、阿拉伯及華爾茲舞。

  兩幕共十二場的《魔笛》是莫扎特最後一齣歌劇,故事不單是王子用魔笛救公主的故事,情節更是引人入勝,再加上動人細緻、扮相可愛迫真的木偶演出夜后、祭師,愛胡言亂語的捕鳥人等。

  要讓兒童認識偉大的歌劇作品,提線木偶劇場是最適合的媒介。由薩爾斯堡線牽木偶表演的歌劇,更動人、更細緻、更輕盈,較之真人表演,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很多看過該團表演《魔笛》的人說,看後對劇情發展更清楚,更懂得欣賞劇中詠嘆調和樂曲。原因是木偶操縱員的身手敏捷,技術高超,舞台上的木偶比真人有更準確的節奏動作,無須看著指揮的同時又要留意呼吸技巧,只需專心致志投入莫扎特的音樂。

  薩爾斯堡木偶劇團於一九一三年由雕塑家安東.艾赫創立,每年上演一百六十場,更到巴黎、紐約、東京、意大利、瑞士、德國、南美多國巡迴演出,深受歡迎。

  該團不單為兒童表演,上演的劇目其實與一般大歌劇院相同,除定期演出莫扎特的歌劇,也演出羅西尼、奧芬巴赫和約翰.斯特勞斯的歌劇《蝙蝠》。

  而世界一流的傑出藝人、導演和設計師,都經常協助演出,全球最優秀的歌唱家、音樂家、指揮亦常為劇團配樂。舞台設計都是力求表現出劇中人所處的時代。

  劇團總監格圖.艾赫說:「提線木偶是有生命的,可以讓人全情投入精力和思想,融合在音樂與動作中,加上燈光、音響、顏色、動作效果,可以達至真人舞台無法可及的境界。」

  這些木偶打破了語言、文化的隔閡,既為無數人帶來了歡樂,也讓國際間增加了理解,演繹了莫扎特的音樂,多方見證了當地的藝術風俗與文化承傳。

  《薩爾斯堡木偶劇團》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票價分八十元、一百二十元及一百六十元,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票。節目查詢,請電二七三四 二○○六;留座可電二七三四 九○○九。

  除兩場正式演出外,主辦者臨時市政局及香港奧地利協會將會協辦,在十二月十六日下午五時在同一場地舉行一場《胡桃夾子》選段演出,免費招待三百名殘疾人士欣賞。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