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下是今日(星期三)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慧卿議員的提問和衛生福利局局長霍羅兆貞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關在公立醫院進行的激光矯正視力手術事項,行政機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a) 過去3年,公立醫院進行的該等手術的總數;有關的開支總額;平均每次手術的費用及每名接受手術的人士必須繳交的費用;
(b) 正在輪候接受該手術的人數及平均輪候時間;及
(c) 公立醫院當局根據甚麼準則向接受該等手術的人士提供資助;當局會否檢討有關的資助政策,以確定是否善用資源?
答覆:
主席女士:
(a)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目前為公立醫院病人提供一項名為「準分子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手術所需的激光儀器,設在威爾斯親王醫院,乃香港中文大學所有。該院每星期約有六個小時供公立醫院病人進行該項手術,由醫管局轄下八個眼科小組的醫生輪流使用,使他們在激光矯正視力及治療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能與時並進。
自一九九七年一月公立醫院開始為病人進行該項手術﹐截至一九九八年十月止,醫管局一共為公立醫院病人進行了479次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按照公立醫院日間手術的收費,接受這手術的人士所須繳交的費用為每次44元。
由於醫管局並沒有為這類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進行獨立的成本分析,故此醫管局並沒有這方面的開支數字。
(b) 公立醫院目前約有120名病人輪候接受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平均的輪候時間約為九個月。
(c) 醫管局有一套嚴格的準則去決定是否為公立醫院病人進行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醫生首先會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對病人的效用,假如病人患有非常深的近視,或左右眼的近視度數差距太大,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可能並非最有效矯正視力的方法。醫生會在作出詳細檢查後,基於臨床判斷,決定是否為病人進行該項手術。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角膜太薄等,病人都不適宜進行該項手術。
正如採用其他治療程序一樣,醫生是憑著他們的專業知識及臨床判斷,去決定某些病人是否需要接受激光矯視及治療手術,我們暫時無意改變現時該項手術的收費。
完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