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盡早處理千年蟲問題

************

  解決電腦公元二零零零年數位(千年蟲)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及早採取行動,以便有足夠時間處理因預知或未可預知的因素所造成的工程延誤或阻滯。

  然而,首要的工作是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測試,確保新系統在二零零零年一月一日可以順利運作。

  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局長鄺其志今日(星期一)在香港總商會午餐會上致辭時,提出以上的忠告。

  鄺其志指出,自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去年首季進行的調查以來,公眾對千年蟲問題的認識有顯著的增加。

  該項調查顯示,香港有三分之二的商業機構將會受千年蟲問題的影響。在接受訪問的人士當中,大部分來自中小型企業,其中百分之四十並不知道或者從未聽過有關的問題,百分之四十不清楚他們的系統會否受影響,而差不多有半數未有計劃解決問題。

  鄺其志表示,他接觸的許多資訊科技專業人士認為,千年蟲問題並非只是技術問題,真正的困難是管理階層缺乏面對和處理問題所需的意志和決心。

  他說:「正如我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這是一個管理問題,如果未能及時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商界的運作。」

  「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把問題列作首要處理的工作。」

  由於處理問題刻不容緩,鄺其志建議管理人員按其系統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而訂下修正工作的先後次序,然後制定應變計劃以防修正工作未能及時完成。

  他說:「即使你們的系統已經解決了千年蟲問題,你們仍然可能需要制定應變措施,以備商業夥伴屆時未能解決有關問題。」

  鄺其志亦談及互聯網和其在電子商業上的用途。

  他說,互聯網在過去幾年迅速發展,在一九九七年年底全球約有一億人接駁了互聯網,互聯網的使用量更以每一百日倍增的速度擴展。以香港而言,一年前約有三十萬個互聯網帳戶,而現時用戶的數目已超過四十萬。

  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令世界各地通商的機會亦告增加,事實上,全球消費者及商業界透過互聯網購物的總值,預計會由一九九七年一百億美元,增至二零零一年的二千二百億美元。

  鄺其志相信,因為香港有非常完善的通訊系統,作為商業應用後盾,所以香港有極大潛力,可以進一步發展電子商業。

  為了鼓勵電子商業在香港的發展,政府正研究引入「公共服務電子化」計劃的可行性。該計劃讓市民透過一系列電子通訊設備,如互聯網、個人電腦、互動電話/電視或在公眾場所設置的資訊服務站,每星期七日及每日二十四小時處理各類政府事務。

  資訊科技及廣播局已經發出文件,公開邀請有意為政府建立及營辦公共服務電子化系統的私營機構提交意向書。

  在發展和推行這項服務系統的過程中,政府希望能找出並消除任何可能有礙聯機服務的困難,例如有關保密、認證和付款方面的問題,及考慮就電子交易制訂相關法例等等。

  政府在發展公共服務電子化系統時會使用開放和共通的界面,以便私營機構在稍後階段用以進行電子商業交易。

  鄺其志說:「我相信大家都清楚知道,如果香港要維持其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領導地位,及保持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就必須繼續領先發展資訊科技,並充分利用尖端資訊科技,提高服務的質素和效率。」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