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一題:兒童紓緩治療
**************
問題: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紓緩治療是為危疾重症的患者提供評估和治療服務,以預防及減輕患者的病痛,從而改善他們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有病人組織指出,現時的兒童紓緩治療服務由各公立醫院的兒科部門而非專職治療隊伍提供,不利於服務質素的提高及醫護人員累積和傳承相關經驗。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有多少名患危疾重症的兒童在公立醫院接受紓緩治療,並按他們罹患疾病的類別(例如癌症、神經系統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及獲提供的服務類別列出分項數字;
(二)鑑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於二○一八年表示,香港兒童醫院在啓用後會設立一個由跨專業成員組成的中央統籌兒童紓緩治療團隊,負責統籌全港的兒童紓緩治療服務,是否知悉有關工作的進展,以及醫管局有否為該團隊的工作制訂關鍵績效指標;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就醫管局向醫護人員提供有關兒童紓緩治療服務的培訓,是否知悉過去兩年該局有否(i)檢討有關培訓的成效,以及(ii)充實培訓內容,以期提升服務質素;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有否考慮在社區層面透過地區康健中心及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加強向正接受紓緩治療的兒童提供的支援;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廖長江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回應如下:
(一)由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一般透過兒科部門相關的附屬專科團隊護理患有危重病症的病童,並因應病人的需要透過各個跨專業團隊提供不同層面的紓緩治療,現時醫管局的醫療系統內並沒有針對患危疾重症的兒童在公立醫院接受紓緩治療作診斷代號,因此沒有備存該數據。
(二)醫管局於香港兒童醫院成立了一支專責的跨專業兒童紓緩治療團隊,為患有危重病症及生命受到威脅的病童及其家人提供更全面、協調和適時的服務。團隊於二○一九年三月開始投入運作,成員包括兒科專科醫生、護士及醫務社工,並會與專職醫療人員(包括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和營養師等)和不同宗教的心靈關顧組成員合作提供服務。
在現行運作下,病童的主診醫生會將合適的個案轉介給兒童紓緩治療團隊同時跟進。團隊會因應病童及家人的當前情況和意願,度身訂造個人化服務,全人關顧其身心社靈需要,改善生活質素,讓其安然面對疾病。其服務範圍包括商討預設照顧計劃、統籌複雜護理、紓緩不適徵狀、情緒支援、家居上門探訪、電話熱線、晚晴照顧及哀傷輔導等;另外亦會轉介病童至合適非政府機構,並與學校溝通聯繫,以加強社區支援。
兒童紓緩治療團隊正分階段開展服務,目前主要支援香港兒童醫院血液及腫瘤科、腎科和心臟科的病童家庭,至今已服務超過140個家庭,提供逾5 300次諮詢(包括院內醫療諮詢、專科門診及家居上門探訪)。團隊會按計劃逐步擴展服務,最終目標是統籌全醫管局的兒童紓緩治療服務,訂立統一的臨床標準及轉介指引,以確保服務質素,及在整個兒科網絡的延續性。
(三)香港兒童醫院的兒童紓緩治療團隊會為該院醫護人員舉行培訓,包括案例分析、講課及臨床應用技巧等,以提升其對紓緩治療的認識,更好照顧有關病童的需要。
香港兒科醫學院規定所有於二○二○年七月起加入的兒科高級受訓醫生必須完成兒童紓緩治療培訓。另外,香港兒科護理學院亦有提供兒童紓緩治療課程。
(四)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食物及衞生局正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康健中心)。設立康健中心的目的,是希望從預防入手,及早識別健康問題,提升自我健康及慢性疾病管理的能力。根據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督導委員會)的建議,康健中心目前正集中資源處理最普遍和最消耗醫療資源的健康風險因素及慢性疾病。
此外,康健中心亦充當地區基層醫療樞紐的角色,中心的醫護人員,如護士、社工、藥劑師等為市民提供免費的諮詢及輔導,並會致力連繫社區裡的公營、私營、非政府機構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兒童紓緩治療相關支援服務),為有需要的市民作出協調及轉介。
我們會持續檢視康健中心的服務,以實證方式審視地區康健中心所提供的服務重點的成效,並會在督導委員會的帶領下,檢討如何透過康健中心進一步擴展其他基層醫療服務。
完
2021年6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40分
香港時間16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