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三題:行人友善措施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許智峯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的答覆:

問題:
  
  為改善行人環境,運輸署自二○○○年起在多區設立行人專用區。近年有研究員和規劃師建議在德輔道中其中一段增設行人及電車專用區或休憩空間。另一方面,有市民批評有關的政府部門在管理行人專用區方面權責不清,以致部分行人專用區(例如旺角行人專用區)出現環境衞生及噪音問題。關於改善行人及街道環境的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能否統籌發展局、運輸署、路政署及警方,優化行人專用區的管理,避免各局/署各自為政或出現「三不管」的情況;

(二)鑑於在未來兩三年,港鐵沙田至中環線將會通車、中環及灣仔繞道將會開通,以及中環及鄰近地區將進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運房局會否因應該等新情況,展開在德輔道中其中一段設立行人及電車專用區的可行性研究;及

(三)鑑於英國倫敦交通管理局已推出「健康街道」的行動綱領,在行人專用區加入應對氣候變化、減碳、鼓勵步行、提升市民健康的元素,運房局能否打破既定的政策框架,以勇於創新的態度,推行長遠的健康街道政策?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創造行人友善環境,多年來陸續透過各項措施,推動香港成為「易行」城市。去年十月《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繼續推動「香港好.易行」,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勵市民「安步當車」。我們的政策目標是提升香港的整體易行性,利便市民出行、連繫及享用,並讓步行成為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

  就許智峯議員的各部分提問,我現在綜合回答如下:

  自二○○○年開始,運輸署相繼在銅鑼灣、中環、灣仔、旺角、尖沙咀、佐敦、深水埗、赤柱、元朗及石湖墟實施行人環境改善計劃,當中包括全日或部分時間行人專用街道(一般稱為「行人專用區」),以改善行人環境。政府各相關部門均按其法例所賦予的權力,規管行人專用區的活動及情況。例如運輸署負責就有關街道行人及行車的交通情況,制定相應的交通管理措施;警務處負責維持公衆安全和公衆秩序,若接獲有關行人專用區的噪音投訴,會派員處理;食物環境衞生署負責處理環境衞生、街道清潔及小販擺賣等問題;民政事務處則負責反映地區居民及區議會的意見,並在有需要時統籌及協調相關部門合作處理有關問題。各部門一直緊密合作,共同管理、規管和監察行人專用區。

  運輸署一直持續監察中區一帶包括德輔道中的交通情況,將來亦會密切留意中環灣仔繞道及港鐵沙田至中環線過海段通車後的交通情況,包括公共交通服務的路線、班次及乘客量的改變。另外,運輸署正進行「中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可行性研究,隨後會制訂先導計劃的詳情及推行策略,並諮詢公眾。有關先導計劃將進一步改善中區一帶的交通情況。

  在創造行人友善環境方面,政府歡迎各界提出改善步行環境的建議,並會在考慮各項建議時兼顧地區人士及商戶的需求、當區特色、街道管理及對交通的影響。

  過去曾經有團體建議在德輔道中設立行人及電車專區,有民間組織亦在二○一五年,根據《城市規劃條例》提出申請,要求改劃德輔道中為電車及行人專區。該項建議對鄰近路段的交通及公共運輸、上落客貨需求、緊急通道運作、樓宇重建或維修時交通安排等都有所影響,相關部門亦已就各自範疇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供意見。該團體在二○一六年撤回改劃申請。假若日後有其他在德輔道中設立行人及電車專用區的可行研究或建議,有關部門願意提供意見。

  如早前所述,運輸及房屋局和運輸署正積極推動「香港好.易行」政策,以提升香港的整體易行度。這不單是一項運輸政策,亦同時是政府應對氣候變化、鼓勵市民實踐健康生活、促進社區互動,以及構建長者友善社區等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一環。我們亦知悉倫敦交通局推出了「健康街道」行動綱領,鼓勵市民減少使用私家車,增加以步行、騎單車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作爲主要出行方式。這與「香港好.易行」的政策在很多方面都不謀而合。

  我們會繼續以綜合的策略,整合過往為建設「行人友善」環境所做的工作,鼓勵市民多行兩步,減少短途汽車的運用,從而改善交通擠塞和空氣質素,以及提升公眾健康。具體措施包括:(i)提供清晰方便的資訊,讓市民可利用運輸署的「香港乘車易」應用程式,計劃及搜尋最佳步行路線,從而可以「行得醒」;(ii)致力完善步行網絡令市民「行得通」,現正研究加強灣仔和上環之間的連繫度;(iii)締造舒適寫意的步行環境讓市民「行得爽」,我們會繼續在部分連接公共交通設施的行人通道加裝上蓋;以及(iv)為提供安全高質的步行環境以確保「行得妥」,我們會檢討及更新現時有關行人環境及設施的規劃準則及設計。
 
2018年6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5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