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出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45周年會慶酒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五月十九日)下午出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45周年會慶酒會致辭全文:
   
馮偉華會長(教協會長)、葉建源議員、各位教育界的前輩、各位教協的成員、各位嘉賓:
   
  今日很高興,亦很榮幸獲教協的邀請,出席教協45周年的會慶。我不知道我原來是第一位行政長官獲邀,難怪在過去一段時間當大家知我今日會出席,有一些報章說我今日是第一個「破冰」,是第一個「解凍」,甚至在教協的內部,可能都不是完全有一致的意見邀請行政長官。但是對我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是作為行政長官應有之義,因為教協是香港最大的教師團體,甚至是最大的單一專業團體。教協的使命亦都不單止是作為一個工會爭取權益,亦是對於香港教育發展很有意見,亦是希望能夠達致優質教育。這一種很事務性、很理所當然的性質,就反映了在教協給我的邀請信裏面。大家都知道,作為行政長官,我真是收很多很多邀請,但是很少有一封信邀請行政長官出席,是寫得這麼簡單的,大概就是:「敝會慶祝45周年舉辦一個酒會,現在致函誠邀閣下出席及致辭,詳情如下:時間……地點……如有疑問,請與某某聯絡。」就是這麼理所當然,所以我覺得今日的定性都是一種很理所當然的事務性的交往。
   
  事實上,今日除了我本人出席,有五至六位和教育相關、或者與教育無關的局長或者副局長出席,因為大家都很重視老師,很重視香港的教育發展。我希望以後我們和教協的交往,都是這一種事務性的,大家都是向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一個優質教育發展的目標邁進。
   
  大家都聽我說過,我雖然在政府工作了接近38年,但是我從來沒有直接做過教育工作。我最接近接觸過教育的事宜,就是在庫務局,在回歸前後,我做庫務局的工作,所以曾經管理過教育的宏觀的開支,即是整體的政府經常性開支多少應該放在教育,我是有份參與管理的。我亦當過三年多的社會福利署署長,所以起碼在兩個範疇,在幼兒的教育和青年的工作,都與教育界息息相關。但我畢竟沒有直接做過教育工作,所以我從來沒獲邀出席教協任何活動。
   
  去年我參選行政長官,因為教育界在1200人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上,都佔有很重要的席位,甚至教育界30位,都是由教協囊括,所以我亦要出席教協的選舉活動和一些座談會,我們談得不錯。其實除了教協那場,教協也未必知道,有些小組的老師都與我見過面,很深切地向我反映教育界的問題,希望如果我當選行政長官,都能夠用心處理及解決教育問題。我現時可以和大家說,我當時出席教育界的選舉活動,我只有一個感受,就是要對老師好一點。這個「對老師好一點」的行事準則,我在當選行政長官後仍然堅持。例如我記得當天我們說要增加班師比,有同事認為如果要增加老師名額,亦要符合學位老師與非學位老師的比例。我的回覆就是既然要對老師好一點,我們的方向亦是向全學位老師邁進,就不應該再計較這個比例,所有開設的2200個教師職位,都應該盡量是學位老師的職位。
   
  這個「對老師好一點」的說法原來不單是香港有,今天在《金融時報》有一篇專訪,就是一名女士剛獲選為全球最佳老師,她是Andria Zafirakou,她在英國接受《金融時報》訪問,其中一句說話是這樣說:"We need to value teachers more. We need to be like China,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 values its teachers as much as doctors."我今天站在這裏不可能答應大家香港的教師待遇可等同香港的醫生,因為醫生中有很多「星球人」,但我可以在這裏和大家說,如何善待老師,希望為香港的老師開創更佳教學環境,將會是本屆特區政府的一個工作目標。
   
  在我競選期間,這不是為了「氹」選票,我當時真的不需要「氹」選票、「呃」選票,因為我有足夠的把握和信心。最近我在立法會說,也不是今日才跟大家說,我在選舉的過程中,沒有欠選舉委員會任何東西,我做任何事都是由心出發。所以,在選舉期間,我承諾要先為教育界注入五十億元新教育資源,而且必須是經常性的資源,因為教育是一種有持續性的投資,不能夠有時限,或是要求在何時又要收回這些資源。在當選不久後,經過與教育界多場的會面和磋商,好高興達成一個共識,亦得到立法會廣泛的支持,先通過了36億元的經常性開支,措施在本學年已逐一落實。
   
  換句話說,我們仍有剩餘14億元的經常性開支,但同時亦開展了八大範疇的檢討工作。除了TSA基本上算是結束,另外七個範疇仍然進行中,包括教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育局局長告訴我,看來似乎無法「找數」,只剩下14億元無法「找數」。所以,我們在今個《預算案》中為教育界再增加了20億元的經常性開支。換句話說,這未分配的款額又回復到30多億元的經常性開支。我留意到立法會議員葉建源代表大家,對今次的《財政預算案》仍有保留、有意見,因為他說不夠具體。其實我的回應正正就是不需要那麼具體,因為我要所謂「留白」,和大家討論,希望可以好像我們上一輪的經驗,能夠達致一個廣泛的共識。經驗告訴我,如果與某一個界別的持份者,甚至與廣泛的社會人士達成了共識,在立法會是會比較順利的,拉布的機會大大減少,所以作為施政者我們必須走這條路。我希望教協、馮會長、葉建源議員都能理解,為何留了這麼大的空間,讓我們稍後時間可以與教育界,就這七大範疇的建議逐一梳理。我可以跟大家說,我不會等七個範疇都完結才一併處理,因為事實上課程的檢討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亦沒有甚麼迫切性。剛才馮會長聽說有些猜忌,想改這樣改那樣,都不關我們事,我們的工作仍在進行中,而且沒有給予一個很迫切的時間表,要在課程檢討中何時必須要完成工作。
   
  但是,對於在大專教育中的定位,對於大學科研的開支,甚至對於教師的職業培訓、前景,我放得比較優先。因為正如我在行政長官的競選政綱和我第一份《施政報告》所言,我認為教育是政府最值得做的投資,因為這是為香港培育人才。而在今日經濟發展的情況,看來誰能爭取最多人才、培育到最多人才,它在經濟上就會成功,否則將會落後於形勢。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我們會繼續努力做好優質教育工作。我亦在此呼籲各位老師幫助我們培育下一代,培育下一代成為有國家觀念、有香港情懷、有世界視野、有社會承擔、有質素的新一代。因為下一代會繼續建設香港,所以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最近我接觸多了科技人才,他們對於教育的期盼,就好像馬雲先生對於教育的期盼,就是要創新,要讓學生有一個創新、幻想、夢想的空間,英文他就說兩個C--Creativity and Curiosity,就可以令我們的學生能應付到現今世界瞬息萬變對於他們的要求。
   
  最後,我引用自己在《施政報告》中有關青年章節的講法:「青年是我們的未來,他們是社會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最具潛力的一代」。希望往後與教協攜手,為我們的下一代搭建他們精彩人生的平台。多謝大家﹗



2018年5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8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