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附圖)
*********************

  政府將推行一套新的策略及行動計劃以預防及控制非傳染病,務求在二○二五年或之前,減少非傳染病在香港造成包括殘疾和早逝的社會負擔。
 
  策略文件題為《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策略及行動計劃》),當中界定了在二○二五年或之前須實現的九項本地目標,以及一系列可持續及有系統並透過採取貫穿人生歷程的介入措施,來預防非傳染病的出現和增長,藉此應對非傳染病帶來的社會負擔。《策略及行動計劃》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主持的防控非傳染病督導委員會制定,以響應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呼籲各地制定跨部門行動計劃以應對非傳染病的威脅。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今日(五月四日)在記者會上公布《策略及行動計劃》的主要元素。她表示,香港跟許多國家及司法管轄區一樣,正面臨因人口老化而日益嚴峻的非傳染病威脅。在二○一六年,主要的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佔所有登記死亡個案的55%。同年,這些疾病造成多人在70歲以前死亡,喪失了約104 600年的潛在減壽年數。
 
  陳漢儀醫生亦關注香港人的不健康生活模式。根據衞生署二○一四至二○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的結果,年齡介乎15至84歲的市民中,約86%人士的鹽攝入量未能達到世衞建議的每天少於五克限量;在15歲或以上的市民中,超過90%每天攝取少於建議的五份蔬果、13%沒有足夠的體能活動量以促進健康、約60%在過去12個月內曾經飲酒;以及約五成年齡介乎15至84歲的人士屬於超重或肥胖。
 
  陳漢儀醫生說:「至少三分之一的非傳染病可透過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得以預防。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透過推行全民的介入措施,鼓勵市民採取健康的生活模式,可有效地解決導致非傳染病的主要成因及潛在風險因素。」
 
  她指出,為配合世衞的《二零一三至二零二零年防控非傳染病全球行動計劃》,香港推行的《策略及行動計劃》將會重點關注四種非傳染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四種共通的行為風險因素(即不健康飲食、缺乏體能活動、吸煙和酒精傷害)。這些因素都可預防或改善,並對人口健康具重大影響。
 
  《策略及行動計劃》列出以下九個須在二○二五年或之前實現的目標:
 
目標一:市民因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而早逝的風險相對減少25%
目標二:成年人暴飲與有害的飲酒行為(即其飲酒情況具危害性/依賴性)及青少年飲酒的普遍率相對降低至少10%
目標三:青少年和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的普遍率相對降低10%
目標四:人均每天鹽/鈉攝入量相對減少30%
目標五:15歲或以上人士現時吸煙的比率相對減少30%
目標六:遏止市民的高血壓患病率上升
目標七:制止糖尿病及肥胖問題上升
目標八:透過藥物治療及輔導服務來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目標九:為市民提供可負擔用作治療主要非傳染病的基本設備和必需藥物
 
  為實現以上目標,政府將採取新的策略方針,加快行動以減少非傳染病。政府將在多方面展現領導能力,例如將學校轉型為有利於學童發展的健康學習環境,創造有利進行體能活動的生活環境,與基層醫療專業人員建立有效的夥伴關係,並留意與世衞建議的介入措施相關的實證及海外經驗。
 
  《策略及行動計劃》制定了一籃子有系統的非傳染病政策、計劃及行動,包括:
 
  • 優化現行的調查和數據收集方法,以加強監測非傳染病,並留意本地非傳染病狀況及行為和生物醫學風險模式;
  • 開展飲酒與健康篩查及短期介入措施,包括加強對酗酒者的治療服務,協助希望減少或停止飲酒的市民,並加強公眾教育;
  • 與教育界及其他界別合作,促進學校和社會的體育活動,並加強相關設施的通達程度;
  • 繼續與業界討論產品配方,以減少食品中的鹽分,同時繼續努力實施各種減鹽計劃,並與餐飲業進行對話,提供更多含鹽量較少的食品種類;
  • 在煙草控制方面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包括擴大法定禁止吸煙區,加強對電子煙和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的監管制度,並實施戒煙公私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及
  • 加強各級醫療體系建設,特別是提倡家庭醫生模式為基礎的全面基層醫療服務,以預防、及早發現和管理非傳染疾病。
 
  衞生署亦會舉辦大規模、有系統和以成效為重點的健康宣傳活動,以提高公眾對生活模式因素(如健康飲食、體能活動、遠離煙草及酒精)的認識,以及這些因素與生物醫學狀態(如體重、血壓和血糖)和非傳染病風險的關聯,鼓勵市民為擁有更佳健康狀況而作出適切改變。
 
  同時,政府將採納34個指標以監察行動計劃的成效,當中包括25個根據世衞《全球監測框架》改編而成的主要指標(如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青少年暴飲的普遍率、中小學生超重及肥胖的檢測率)和九個與本地情況相關的輔助指標(如15歲或以上人士每天吸煙的普遍率、出院時的母乳餵哺率)。
 
  陳漢儀醫生說:「為保持計劃的動力,政府將定期發布最新指標,並與社區、傳媒、持份者及健康促進合作夥伴廣泛溝通,令各方持續參與監察過程及防控非傳染病的跨界別行動。」
 
  她說:「透過有系統地實施《策略及行動計劃》,可預期香港市民不論老幼將會享有更健康的人生和更優質的生活,並為香港帶來更高生產力及更持續的發展。」
 
  陳漢儀醫生表示,政府在推動議程方面會發揮主導作用,然而,若要成功防控非傳染病,各個重要持份者,包括政府決策局和部門、學術界、非政府組織、私營界別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必不可少。她呼籲各界及各部門支持實施《策略及行動計劃》,共同努力把香港打造成為更健康的城市。
 
  如欲查閱《策略及行動計劃》文件及更多資訊,可瀏覽以下網頁:www.change4health.gov.hk/tc/saptowards2025



2018年5月4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