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清明節掃墓時應做好措施預防傳病媒介疾病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四月二日)提醒市民,清明節期間應做好預防措施免被蚊子、蜱和蟎叮咬,並慎防積水。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前往墳場及骨灰安置所掃墓時,可能較多時間在戶外,市民應穿着淺色長袖上衣及長褲,並在外露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清理化寶爐及使用過的容器的積水,掃墓後要清理垃圾,以防蚊蟲滋生。做好防蚊措施可預防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等蚊傳疾病。」

  市民應注意下列防蚊措施:
 
  • 徹底檢查集水溝氣隔、屋頂雨水槽、明渠及排水渠,避免淤塞;
  • 每星期至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以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 汽水罐、空樽及空盒等垃圾應妥善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內;
  • 栽種花卉的水應每星期最少徹底更換一次,盡量避免使用墊碟;
  • 在雨季前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填平;
  • 避免在叢林逗留;及
  • 戶外活動期間,做好個人保護措施,穿着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為減低感染蚊傳疾病的風險,除一般措施外,市民如從受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登革熱)或至少21日(寨卡病毒感染)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含避蚊胺的昆蟲驅避劑可有效防蚊,市民應注意以下事項:
 
  • 先仔細閱讀標籤說明;
  • 在進入可能被蚊叮的範圍前使用;
  • 塗在外露皮膚及衣服;
  • 孕婦使用避蚊胺的濃度上限是30%,兒童則為10%*;
  • 先塗防曬霜,再塗昆蟲驅避劑;及
  • 遵照標籤說明,只於有需要時重複使用。
 
*如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當市民前往叢林地區時,必須採取以下額外措施預防傳病媒介疾病:
 
  • 穿上可完全遮蓋足部的鞋,避免穿拖鞋或涼鞋;
  • 把褲腳塞進襪子或長靴裏,以免皮膚與節足類動物接觸;
  • 使用行人徑,避免穿過草叢或樹叢。不要觸碰行人徑兩旁的植物;
  • 避免在草叢或樹叢或潮濕陰暗處歇息;
  • 不要把衣物掛在草叢或樹叢上;
  • 不要餵飼野生或流浪動物;
  • 回程後,查看身體和衣物有沒有蜱依附;及
  • 如發現有蜱依附在身體上,用鑷子或尖鉗子貼近皮膚並抓牢其頭部,慢慢地施壓把蜱拉出,然後消毒被叮咬的部位,並用肥皂及水洗手。

  市民可參閱衞生防護中心有關傳病媒介疾病使用昆蟲驅避劑注意事項的網頁,了解詳情。
 
2018年4月2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1時0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