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出席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開幕典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十七日)在薄扶林出席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開幕典禮的致辭全文:

Peter(協康會董事會主席尹錦滔)、Eric(香港賽馬會董事李家祥博士)、Nancy(協康會行政總裁曾蘭斯)、各位嘉賓、各位協康同工:

  今日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裏,親自主持協康會綜合服務大樓的啟用典禮。正如剛才Peter所說,一個這麼重要和這麼有規模的項目要做得成,其實是有很多人的協力,包括當然是協康會本身、有重建的小組,亦有香港賽馬會和政府部門,我剛才也聽到是認同政府部門在這件工作裏出了很多力。

  事實上,我在二○○九年當協康會構思這個重建項目時,就親自關心這個項目。大家都知道,二○○九年我已經不是社會福利界,我當時是在做基建工作的發展局局長,但我們都真的為這個項目作出了很直接的幫助。在當時的發展局,我成立了一個發展機遇辦事處(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fice),目的就是協助一些沒有足夠經驗的非政府機構去做一些重建項目,因為在香港要做重建工作,其實有很多程序、很多考慮,包括城規、土地契約更換、籌款,以及要經很多政府部門取得這些批准。我很高興能夠透過當時我的創新意念──一個發展機遇辦事處,率先為協康會在這個前慶華中心做成這個重建項目。

  它真是生得逢時,因為當它進行一段時間,上屆政府在二○一三年推出了一個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的大規模計劃,只要一個非政府機構願意把擁有的土地拿出來發展,錢已經不是問題,獎券基金會一力承擔,但當然賽馬會要補足一點,但亦有很多政府部門全面協助,所以這個項目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性。

  或許由於我個人參與這個項目的程度,所以協康會曾經承諾這個項目的開幕典禮必須由我主持。但去年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發生了甚麼事──行政長官正進行選舉,而我亦辭去政務司司長的職位,所以我相信當時Nancy的心中忐忑不安,如果我選不上的話,她不知道要用甚麼方法來履行她的承諾,邀請一位已經沒有官職的人士主持一個這麼重要項目的開幕典禮!但我也不負你的期望,今日可以站在這裏以行政長官的身分為我非常尊敬的協康會,尤其是在它慶祝五十五周年之際,為這個綜合服務大樓開幕。

  這棟大樓的開幕不單是一個新的基建項目,亦是一個新的服務模式,所以剛才Peter說,這亦是協康會成立五十多年來一個里程碑。我們在這棟大樓裏真的可以為我們非常關心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提供一站式全人服務,由他們需要的特殊幼兒中心,以至有一些需要早期的教育及訓練的中心;當小朋友離開學前教育後進入小學時,亦有協康會創辦的「青蔥計劃」;當小朋友在成長後進入社會時,他們也需要一些特別支援和就業訓練,「星亮計劃」就在這方面填補服務的空隙。當然在整個兒童成長的過程,家長是需要支援,所以在這座大樓裏亦有一個家長支援中心。這種一站式全人服務的模式,亦是當年我在社會福利署極力推動的,有時我們會成功,但有時礙於種種因素未能夠全面推動。

  我對於協康會的感情,其實並不是個人的感情,而是協康會的服務宗旨與我個人的理念非常吻合。如果大家記得,我在去年十月十一日發表我首份《施政報告》,我曾經形容這份《施政報告》可以說是有決心、敢創新,而且是努力地去做到無微不至。協康會在過去半個世紀,正正就是展示了這種有決心去辦好服務和敢創新,剛才我已向大家提及過,有「青蔥計劃」,亦有「星亮計劃」,不斷地找新方法來支援家長和協助小朋友的健康成長,當然亦透過這些計劃盡量做到無微不至。

  或許社會上有人覺得特區政府、覺得協康會還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們都真的很努力,希望能夠滿足到我們服務使用者的需要。要做到這種有決心、敢創新、無微不至,不是憑空講的,所以我對於本屆政府的要求,亦都提出我們是需要用心聆聽,要表示關懷,然後付諸行動──We care, We listen, We act。在過去八、九個月,我希望大家都看到這種管治新風格,我們都很直接去聆聽持份者的要求,或者是家長的疑慮,而作出一個適當的行動回應,因為只是不斷去聽、不斷去諮詢,而沒有行動的回應,結果都不能夠解決社會上很多的問題。在這個工作裏,協康給到我的感覺,或者實際上給到我的啟發,就是我們都是要有那份關懷的心去小心聆聽,然後付諸行動。有時我們未能夠即時行動,協康會就會自己先行動,找盡方法、找盡一些資源,將它們有決心做、敢創新做的服務模式,先將它試驗下來,然後證明給社會大眾、證明給特區政府知道,這個服務的模式是行得通、是辦得到的。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在二○一五年透過我去訪問協康會,和跟其他機構去商量,推出了「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能夠在最早的時間,趁小朋友在幼兒階段的黃金期,就為他們提供一個即時的介入服務,不要他們等十八個月,浪費寶貴的時間。剛才我看這班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的表演,我真是開心到流眼淚。因為這就是證明,只要我們是願意及早去提供服務給他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可以過健康正常的生活。目前這個「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又去到另一個轉捩點,因為經歷了一個由獎券基金資助的試驗後,我們將會在今年將它常規化,而且是逐步分兩年,將三千個的名額增加至七千個名額。我當時定在七千個名額,投入四億六千萬元的經常性開支,是以為可以做到「零等候」時間,我可以跟大家說,今日我仍然有決心做到「零等候」時間,但是恐怕需要的位置不止七千個,亦不止四億六千萬,但是為了小朋友的健康成長,特區政府是願意作這個投入的。

  另外,我知道協康會和一些非政府機構都在支援長者、支援家長的時候,創新做了一些家長資源中心,多年來都是靠善長仁翁的支持營運。但最近在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已經同意會投入資源來協助這些家長資源中心的運作,我希望亦都得到大家認同我們這方面的工作。

  最後,Nancy告訴我,可能今日協康會的活動,是她最後一次跟我一起出現,因為她將會退休。我必須在這裏說說Nancy多年來對於學前服務那種投入。在過去我認識她的十八年,她經常向我積極爭取,經常半夜三更給我發電郵,因為她知道我半夜三更都在電腦旁邊,向我說又有問題了,無論當我是發展局局長、社會福利署署長、政務司司長、或是今日作為特首。她三日前半夜又給我發電郵,說某個服務應該可以做得更加好。這種非政府機構的行為,有人會覺得很煩厭,但對於我這麼喜歡工作的人而言,其實是一種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在政府裏面制定政策,如果我們沒有一種觸覺,在前線知道這個服務提供有甚麼好處、有甚麼壞處、出了甚麼問題、家長的反應如何、小朋友的反應如何,這些政策不會做得特別好。所以這種回饋意見,對我的施政有極大的幫助,我希望大家為曾蘭斯女士鼓掌,多謝她。

  其實在我擔任社署署長期間,我認識的絕大部分的機構主管,無論是行政總裁,或者是秘書長,都是有這一份的工作熱誠,都是希望香港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希望特別是對於弱勢社群能夠提供更加即時的協助。在這裏我可以跟大家講,各位都是特區政府的夥伴,我們一定會竭力跟大家同行,建立更加美好的香港社會。多謝大家。



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20時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