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五題:紓緩小學生學業壓力的措施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蔣麗芸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的結果,二○一六年香港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閱讀投入程度」的得分,在全球五十個參與研究的國家及地區中排名最低。另一方面,沒有參加課餘補習的學生的閱讀成績反而較有參加該等補習的學生高。有學者指出,家長過分催逼子女學習只會適得其反,令他們失卻對學習的興趣,最終只會「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關於紓緩小學生的學業壓力,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當局接獲小學生家長就其子女未能應付學業壓力要求協助或作出投訴的個案宗數,以及採取了甚麼跟進行動;
 
(二)鑑於據報有一所採用「愉快學習」施教理念的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在去年取得不俗的中一派位結果,當局會否在全港小學推廣愉快學習施教理念,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過去三年,當局有否研究推行「零家課」措施,規定學校必須把部分課節定為導修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校完成各學科的功課;若有,結果為何;若否,會否進行研究;
 
(四)當局會否就每日家課量上限訂定指引;若會,實施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五)當局會否向學校增撥資源,以便學校的家長教師會舉辦更多活動,使家長更懂得如何處理其子女因學業壓力而引致的情緒問題;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蔣麗芸議員的提問,現答覆如下:
 
(一)在二○一四/一五 、二○一五/一六及二○一六/一七學年,本局分別接獲1、2及0宗與學業壓力有關的投訴。教育局收到上述投訴後,已按處理投訴機制作出跟進。有關的投訴涉及課程、家課及測考等校本專業範疇的安排,本局已聯絡學校,了解其校本措施的詳情,包括與持份者溝通及檢討機制,並在有需要時為學校提供專業意見及支援,協助學校持續改善和發展。此外,學校持份者(包括家長)不時會透過不同途徑與本局聯絡,查詢不同議題或要求協助,本局人員會按事件的性質及詳情,向查詢者提供適切的協助。但本局未有就這類接觸統計相關的個案數字。
 
(二)自二○○○年推行教育改革至今,本局一直強調學生全人發展、樂於學習、發揮潛能的重要性。在二○一四年《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的更新版中,本局亦再重申學校須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因應學生的能力、學習風格及興趣等,運用多元化的學與教材料和策略,設計有趣的學習活動、有意義和有效益的評估課業和家課,培養及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學會學習,體會學習的意義和享受學習的樂趣。學校亦須靈活運用課時,創設愉快及和諧的環境,並讓學生學習與身心健康均衡發展。
 
(三)家課是學校學與教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以外的時間,透過不同形式的家課鞏固課堂所學,激發思考,加強對課題的理解,建構知識,本局更強調家課的質比量更為重要。如問題引文所述,家長過分催逼子女學習只會適得其反,可令他們失卻對學習的興趣。學校宜因應其校本情況,設計有效益的家課,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學習能力。家課會否對學生構成壓力,原因可以是多方面和複雜的,實不適宜只以單一方式要求學校推行「零家課」措施作解決方案。我們鼓勵全日制小學靈活運用其較長的上課時間,按校本情況為學生提供適切的家課輔導支援,學校可設置導修課或功課輔導課,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較多的個別指導,或讓他們在學校完成部分課業,以協助他們解決學業上的困難。根據本局了解,現時許多小學亦已經推行相關措施。
 
(四)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影響學生完成家課所須的時間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而同一所學校的家長對子女的家課的質和量也有不同期望。如以「一刀切」的方式訂定每天家課數量上限要求,未能照顧支援學習滯後的學生,也沒有考慮如何提升資優學生的潛質,對促進拔尖保底的工作並無禆益。這安排既不能照顧學習多樣性,也不尊重學校管理層和教師的專業。在校本管理精神、透明和有效溝通的原則下,家長可就其子女家課和評估事宜,直接向學校表達他們的意見及改善建議,以完善校本家課和評估政策。本局會持續透過不同途徑,包括校外評核、重點視學、學校探訪和日常接觸等,了解學校家課政策的執行情況。如果發現學校沒有制定合適的家課政策或其家課政策有可改善的地方,我們會敦促學校改善。
 
(五)家長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而在協助學童面對學業壓力或情緒問題時,家長與學校同樣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直以來,教育局及「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家校會)推廣家校合作,鼓勵學校成立家長教師會(家教會),藉此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攜手協助學童面對學業及社交等方面的挑戰。家校會積極舉辦家長活動和研討會,讓家長汲取協助子女成長和發展需要的知識,提升管教子女的技巧。家校會每年又聯同各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家教會聯會)及各地域校長會,邀請精神科醫生舉辦家長講座,希望能就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需要提供家長資訊,讓家長學習如何識別和支援受情緒或壓力困擾的學生。

  教育局亦向學校、家教會及各區的家教會聯會提供資助,舉辦家校合作與家長教育活動。在二○一六/一七學年,家教會及各區的家教會聯會獲教育局資助,舉辦家校合作與家長教育的活動共約3 400項,內容多元化,包括輔助子女學習或成長、推動正向價值觀、培養快樂孩子等,資助總額約2,600萬元。

  教育局剛推出家長教育資訊網頁「家長智NET」,讓幼稚園及中小學的家長更方便地取得支援學童身心發展的資訊,包括親子關係、品格培養、管教子女、家長情緒管理,推廣家長教育。
 
  此外,政府已於二○一七年十二月在教育統籌委員會下成立「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檢討現行推廣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的方式,以及根據檢討結果,制訂促進家校合作及推廣家長教育的方向及策略,讓家長協助子女有效學習,健康愉快成長。其中也會檢視現時為家教會及家教會聯會提供的資源及探討如何避免過度競爭。政府會繼續積極研究如何進一步加強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就學生的學習需要與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2018年2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