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四題:實施乾淨回收政策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郭偉强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

問題:

  去年七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該方案的措施包括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提高固體廢物進口門檻,以及禁止進口生活來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等。為配合該方案,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早前展開新一輪乾淨回收宣傳及公眾教育運動,重點教育市民把「三紙兩膠」集中放置在家居、工作地點或路邊分類回收桶。三紙是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而兩膠是盛載飲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的廢膠樽。環保署呼籲市民把廢紙妥善分類及綑紮,以及把塑膠樽沖洗後才放進分類回收桶。其他種類的廢紙及廢塑膠則不應再放入分類回收桶。就乾淨回收政策的實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在公眾地方的垃圾桶及分類回收桶分別的數目,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分項數字;過去十二個月,每月(i)該等分類回收桶收集到各類廢料的數量,以及當中分別(ii)循環再造及(iii)運往堆填區/焚化爐處理的廢料量,並按廢料類別(包括三紙兩膠及非三紙兩膠)列出分項數字;

(二)當局在推出乾淨回收政策前有否參考海外國家或地區實施相關政策的經驗;如有,詳情為何;

(三)當局有否研究在乾淨回收政策實施後會否有渠道回收非三紙兩膠廢料;如會有回收渠道,當局有何措施確保該等廢料繼續被回收以供循環再造;如不會有回收渠道,運往堆填區丟棄是否唯一處理非三紙兩膠廢料的方法;

(四)當局有否向回收商發出作業指引,確保從香港出口至內地的廢料符合新的標準;如有,詳情為何;

(五)當局有否計劃更新現時分類回收桶的設計,以及在分類回收桶附近加設沖洗設施,以方便市民把兩膠沖洗乾淨後才放入桶內;如有,詳情為何;及

(六)當局有否(i)要求設有分類回收桶的處所(包括公共屋邨、私人住宅樓宇及工商大廈等)的管理單位及人員,採取配合乾淨回收政策的措施,以及(ii)就回收設施及有關的宣傳教育工作向該等單位及人員提出建議;如有,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按國務院辦公廳在二○一七年七月發布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從二○一八年一月開始,內地將逐步收緊回收物料的進口要求,包括禁止生活來源廢塑料和未經分揀的廢紙進口內地。本港現時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廢紙及廢塑膠均出口往內地,因此我們必須因應內地對回收物料進口的新要求作出應變,包括調整回收物料在源頭的分類習慣,以確保仍可進口內地的「三紙」(即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的雜質比率不逾0.5%的新標準,以及便利廢塑膠轉化成原材料,從而符合內地的新要求。基於上述考慮,政府現正致力推動全民參與,包括源頭減廢、廢物源頭分類和乾淨回收,減少回收物料因受到污染或大量滲入不適合回收的物料,否則會加重後續本地回收工序的困難,甚而導致整批回收物料不能出口而最終棄置於堆填區。同時,政府正從多方面支援回收業界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增加產業價值,從而讓本地回收物料有更穩定和多元化的出路。

  由於本地的廢紙和廢塑膠回收物料大部分產生自工商業源頭,而來自工商業源頭的回收物料一般來說數量大而集中,且物料較為單一,對後續回收工序有較大效益,故工商業界應繼續與其回收商直接安排及處理回收物料。就家居回收物料,三紙以及兩膠樽(盛載飲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的廢膠樽)現時仍相當高比例被棄置在堆填區。為與市民同行應對新挑戰,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正陸續推出新一輪源頭減廢和乾淨回收宣傳及公眾教育運動,重點包括鼓勵普羅市民做好「三紙無雜質、兩膠要優先」的乾淨分類和回收。整體而言,我們期望可保持每日近兩千噸的三紙回收及加強收集現時回收率不足一成的膠樽。我們會促進源頭減廢,與此同時,我們呼籲大眾加強把「三紙」及優先回收的「兩膠樽」放進回收桶,並盡量乾淨回收,以促進後續回收工序及出路。

  我們亦會繼續推動社會源頭減廢,並剛展開以「揼少啲、慳多啲」為題的減廢運動,加強培養「惜物減廢」的文化。我們預計最早在二○一九年年底實施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將會增添經濟誘因推動市民改變行為,促使大家加強減少製造廢物,從而降低整體廢物的棄置量。
 
  就郭議員的問題,現答覆如下:
 
(一)現時,政府在公眾地方(例如行人路旁、公共運輸交匯處、垃圾收集站、公園、康樂及文化設施等但不包括郊野公園)設置共約2 800套回收桶。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於十八區設置的公眾地方廢物分類回收桶數分布數目載附件。這些公眾地方回收桶於二○一六年全年收集共約400公噸廢紙、700公噸廢膠、40公噸廢金屬,當中約有一半(主要是「三紙兩膠」)經分揀後可成為可循環再造物料。政府沒有按月、按區議會分區,或按「三紙兩膠」分類,統計回收桶所收集到的回收物料及需要棄置的物料的數據。二○一七年的數字仍在整理中。
 
  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在二○一六年在位於郊野公園範圍內約1 500套回收桶,合共收集到約18公噸(包括廢紙、塑膠及金屬)的回收物料。漁護署自二○一五年起推行的「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公眾教育活動,鼓勵公眾在遊覽郊野公園後帶走自己所產生的垃圾,並已於二○一七年底移除所有沿郊野公園遠足徑而設的垃圾箱及回收桶。
 
(二)政府一直有留意回收物料市場的最新情況,並且與回收業界保持聯繫,務求政府推動乾淨回收的宣傳策略以及其他業界的支援措施(例如回收基金等),能夠適時調整以更切合社會以及回收業界的需要。據我們理解,不同國家或地區亦正因應回收物料市場的最新發展及當地的實際情況,積極探討應對措施及策略(包括進一步推行源頭減廢、提升回收物料的質素,和鼓勵當地工業更有效地吸納其產生的部分回收物料),所採取的方向亦與我們的策略相近。
 
(三)正如上述提及,就來自工商業源頭的廢紙和廢塑膠而言,工商業界應繼續與其回收商直接安排及處理。

  對於內地市場,由於其收緊廢紙回收物料的進口要求,「三紙」以外的本港廢紙現時不適合回收作進口內地。然而,如果把含有塑膠或蠟成分的書刊雜誌封面和內頁等撕去,一般來說書刊雜誌仍可當作報紙類回收並進口內地。「三紙」的回收量,已佔現時廢紙的回收量近八成。另外,現時棄置於堆填區的廢紙,大概約半屬「三紙」,若能再加強分類回收,將有助提升本港廢紙回收率。

  在廢塑膠方面,部分種類廢塑膠的回收效益不高;但與此同時,相對普遍及有較高回收價值的廢膠樽,其現時回收率仍十分低,粗略而言約十個膠樽才有一個被市民分類回收。政府最新一輪的乾淨回收宣傳運動,目的之一為提升從生活源頭產生廢膠樽於全港各處回收點的回收率,以加強其最終回收出路的可行性。另外,市民若儲起一些乾淨、已分類及有可行出路的合適非樽類廢塑膠,可考慮送去「綠在區區」。「綠在區區」會將其集合後,盡量尋求合適的回收商作妥善處理及轉化成資源。

  「綠在區區」亦同時透過公眾教育活動,例如舉辦工作坊,協助發放有關資訊,教導市民如何優先做好「三紙兩膠」的乾淨回收。

  對佔大多數回收量的工商業源頭產生的廢膠來說,工商業界應繼續與回收商直接安排及處理。

(四)內地當局已公布進口內地的回收物料須符合的新標準。環保署一直與回收業界及有關檢驗機構保持緊密聯繫,向業界提供相關資料,及加強協助業界掌握情況並作出配合。
 
(五)環境局於二○一六年二月成立的公共空間回收及垃圾收集設施改造督導委員會(委員會),現正檢視擺放在公眾地方回收桶的設計,以及就新設計提出建議。委員會已委託顧問進行研究;顧問會考慮最新的回收安排,並稍後透過公眾參與活動,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從而釐定設計的方向及需關注事宜。

(六)環保署一直與已經參加「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的屋苑/住宅樓宇、物業管理公司及房屋署保持密切聯繫,協助它們進行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在公眾宣傳教育方面,我們將陸續透過政府宣傳短片、「綠在區區」、環保署管理的香港減廢網站、咪嘥嘢流動應用程式,以及社交媒體等渠道,宣傳最新的乾淨回收資訊。

  此外,我們將設立直屬環保署的外展隊,在社區逐步提供全面和直接協助以推動社會養成更廣泛及妥善的減廢及回收習慣。外展隊的其中一項工作是透過加強地區的實地支援,協助物業管理公司及居民妥善實踐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尋找可行的回收出路,並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
 
2018年1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