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向立法會發表《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二)
********************************

15.   在推動新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亦會致力鞏固和提升香港的金融業、航運及物流、旅遊業、建造及相關專業、法律服務等,透過政策領導,資源投入和對外推廣,抓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就以金融業為例,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金融領導委員會」會提出策略性和具前瞻性的建議,並由政府指定有關部門跟進。政府將向金融發展局增撥資源,強化其推動市場發展和培養人才的角色。政府亦將帶頭在下一個財政年度發行綠色債券,並推動本地機構設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債券認證計劃。

16.   為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我們在稅務方面展示更大的決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已提出建議,並爭取在2018年內落實我在競選政綱中提出的兩項稅務措施,而寬減的幅度則比我在政綱中提出的更大。在利得稅兩級制方面,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率將由政綱所建議的10%進一步降至8.25%,即利得稅率的一半,其後的利潤則繼續按標準稅率16.5%評稅。為了將稅務優惠集中在中小企,我們會加入條文,限制每個集團只可提名一間企業受惠於較低稅率。在推動企業投資科研方面,我們建議首200萬元的合資格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則獲200%扣稅。

17.   近年政府部門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在執行政策方面或許未能滿足市民的期望。我們有決心從各方面改善現狀,包括先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增加公務員編制至少3%,以即時紓緩同事們的工作壓力和回應市民的訴求,並着手要求各部門首長簡政放權、創新協作、善用科技。我們會把「中央政策組」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並將效率促進組歸入創新及科技局,加強部門協作,和協助部門善用科技。長遠而言,我建議在香港成立一所全新的公務員學院,全面提升培訓設施,為公務員應對各樣挑戰作更佳的裝備。公務員事務局已開展策劃和選址的工作。

18.   創新的手法也適用於具體利民的措施。為紓緩市民長途公共交通費的負擔,運輸及房屋局的同事經過三個月的積極研究,現建議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一定程度的交通費用補貼。我們建議將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水平定於400元,政府會為超出這水平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百分之二十五的補貼,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估計會有超過200萬市民受惠。計劃將會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而且簡單、易明、無須申請,操作簡便。政府的目標是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後的一年內落實計劃。

19.   過去一段頗長的日子,社會上積聚了一些問題,有時因為爭拗不斷而被擱置一旁,有時則因為怕被批評而裹足不前。本屆政府將本着「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施政風格,努力為市民解決這些問題。

20.   首先是置業難和居住環境差的問題。我的房屋政策有以下四個元素:

  (1) 房屋並不是簡單的商品,而適切的居所是市民對政府應有的期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因此在尊重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政府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

  (2) 以置業為主導,讓市民安居,樂以香港為家,政府會致力建立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

  (3) 聚焦供應,在「長遠房屋策略」的基礎上,加大增加房屋單位方面的努力;以及

  (4) 在土地不足,供應未到位前,想方設法善用現有房屋,滿足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需要和協助居住環境惡劣的居民。

21.   房屋階梯的第一層是公共出租房屋(公屋),現時約有756 000戶家庭居住在公屋,其中百分之十九是長者住戶,而百分之十六是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住戶。這是為基層及低收入家庭確立已久的安全網,政府會致力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與此同時,我們會加大力度幫助比較有能力的公屋住戶循置業階梯上移,騰出單位給有需要的市民。

22.   其中一個方法是大量增加為公屋人士特設的「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2016年推行「綠置居」先導計劃,選取新蒲崗的公屋項目提供857個單位,讓公屋住戶的綠表人士用可負擔的售價購買,由租客變為業主。結果,超額認購近18倍,所有單位如期售出,並陸續騰出在港九新界各區現有公共屋邨的單位,供分配給公屋輪候人士。

23.   無論從房屋政策、房委會資源運用和分配,以至市民置業期望來看,「綠置居」都是有利無害的。事實上,除了有助公屋住戶置業外,「綠置居」亦可售予已通過詳細資格審查的公屋申請者,更早地滿足他們的置業訴求。有見及此,我認為未來的新建公營房屋,應以更多的「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我已要求房委會盡快完成有關的檢討,將「綠置居」恆常化,並公布更多以「綠置居」出售的項目。房屋署經初步的技術評估,認為可以在2018年年底把位於沙田火炭的4 000多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單位出售。

24.   一直以來,房屋階梯中的新建居屋為中等收入的白表人士提供資助置業的機會,政府會繼續增建居屋。過往,未補價的居屋二手市場單位只限於讓綠表人士選購。房委會在2013年及2015年分別推出兩輪「白居二」先導計劃,讓合資格的白表人士也可購置未補價單位。這做法既可為租住私樓的人士增加置業機會,也有利於居屋的流轉。

25.   連同未補價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可於這個二手市場出售予白表人士的單位一共有38萬個。我建議房委會將「白居二」計劃恆常化。

26.   自從我在競選政綱中提出在居屋之上,構建中產家庭可以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首置」),讓較高收入的家庭在私樓樓價持續上升下能重燃置業希望,社會極為關注。我須重申,由於公營房屋的土地供應短缺,我只會在不影響現時公營房屋供應的前提下,提供建議的「首置」單位。現在看來,「首置」的土地來源將會是私人發展商擁有或從政府購買得來的土地。

27.   我們的初步構思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即除興建私人房屋單位外,須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出售對象的資格由政府規定,包括是居港滿七年的香港居民,從來沒有在香港置業,而收入介乎居屋收入限額和居屋限額加約三成之間,以今天居屋限額計算,這個收入上限即是單身人士的每月收入不超過34,000元,而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8,000元。「首置」單位的售價和面積會參考合資格人士的負擔能力,而轉讓的年期限制亦可能須較居屋更嚴緊,轉讓時如何處理購入單位時的補貼,即補價問題,則仍須進一步研究。

28.   鑑於「首置」是一項新的構思,且作為政府資助出售房屋的一個類別,計劃的細節與現行的居屋和將大量供應的「綠置居」環環相扣,政府會與房委會和業界共議,細心聆聽社會上對「首置」的意見,敲定細節於明年年中公布計劃的詳情,以配合我們建議於明年年底在政府賣地表中選取一幅位於觀塘安達臣道估計可提供約1 000個單位的住宅用地,推行先導計劃。

29.   即使有受社會廣泛歡迎的房屋政策,覓地建屋需時。本屆政府會以破格思維,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以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具體可考慮的措施包括:

  (1) 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推出如「要有光」開拓的深井「光屋」項目的租住單位;

  (2) 支持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試行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包括鼓勵市區重建局提供舊樓單位參與計劃;

  (3) 促成香港房屋協會試行讓其轄下的資助房屋業主將未補價的單位以低於市值租金租給有需要的家庭;

  (4) 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以及

  (5) 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

30. 這些過渡性房屋的措施無疑難以解決今天供應不足的問題,但將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和資源,展示我們共同解決這個首要民生議題的決心。

31.   共同解決問題的決心正正是增加土地供應所需的共識。今年九月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小組」)將推動社會以全面、宏觀的態度,去檢視不同土地供應選項的優劣,並凝聚社會最大的共識。「專責小組」任重道遠,工作亦相當緊迫,並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展開公眾參與活動。我期望社會各界以包容、開放及理性的態度思考土地供應的難題,亦期待「專責小組」能為政府提供一個整全建議,謀劃出一套具長遠目光的土地供應策略。
 
(待續)
 



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