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談國民教育、五年任期及基本能力評估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六月二十四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後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記者:局長,剛才你已經提及,其實國民教育在每間學校、很多學校一直都在推行,你自己評估後認為還有沒有必要獨立推行國民教育這一科?
 
教育局局長:剛才我已經提及,德育及國民教育是整體價值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在這幾年,我看到各方面的發展,亦看到全球不斷的改變。以往是才德兼備的人才,現在是德才兼備的人才,德已經是越來越重要,所以德育及國民教育,我們認為要不斷向前邁進,要與業界和社會多些商量,哪一方面可以做大一點,哪一方面可以做強一點,這就是國民教育的未來方向。看到它在學校進行,也有不同的形式發揮。以往比較少用科技學習,現在因為已經數碼化,所以更能夠發揮在這方面學習的效能,這些都是正在做的,而學界告訴我們,現在沒有一間學校不是正在推行,不過在支援、資源上,大家可以不斷討論,加以支援令它能夠盡量發揮,就是這樣的背景。
 
記者:局長你上任的時候一頭黑髮,現在已經灰白了很多,是否因為做教育局局長這幾年有很多事情要憂心?有甚麼事情最令你憂心?以及「唔得掂」這個稱號會否令你困擾?你有甚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我相信五年都不是一個短的時間,一般生物學的理解,頭髮變白都是自然過程,所以我覺得頭髮變白、可能都有人認為是多些智慧或是真的很努力的成果。我覺得無論如何,這是個自然的過程。你的第二條問題是?

記者:你對於「唔得掂」這個稱號有甚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至於花名,我剛才也有提過不同情況,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被改花名,所以要視乎改花名的時候,目的是為了說笑、玩玩而已、善意提醒或惡意中傷,要視乎環境。我自己覺得重要的地方是,能夠答應這五年做局長,使命必定要達成,這是我的大前提。因為對香港的學生、香港的教育制度問責,這是大前提。我沒有直接問,究竟動機是甚麼?是取笑、開玩笑或是惡意中傷,或者是政治化?不過一些好朋友也認為,講一兩句沒有所謂,都是一種玩意。但是如果太認真,上綱上線把它政治化,就反映了當時提供這一些名稱的人士自己本身的質素,這是他們的問題。
 
記者:坊間五年內有很多人指局長你是拖累本屆政府的一員,除花名外,還有外遊支出,有很多類似的罵戰是針對局長個人的,你有甚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我不知道,其實這個問題可能問提出這些言論的人比較好,但我的看法是,這五年做過的事,無論是老大難的問題,我們均面對及解決。對於未來的新政策,我們認為有需要便去做、去闖,而大部分都能落實,這是我們的政績。至於一些政治騷或具政治目的的攻擊,我很多時候除了不斷解釋,亦看到現在越來越多業界幫我們解釋,希望整體社會有更好認識,正確認識之餘,我們亦覺得是可惜,因為一些政治目的的攻擊,其實是希望我做抑或是不做?這才是重要。我認為這五年的政績,我曾做的事、能夠承諾的,我們已完成。而對學界、教育、同學的未來,很多新措施都是一一呈現。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業界二十多年來爭取不到,我們這幾年便做了,那你告訴我,是不是負累?而負累從哪裏來?而且業界全都支持,只是個別人士攻擊,他如何面對整個社會及業界?我反而將問題拋出來,我認為最重要是有原則做事,而得到業界整體的支持,個別政治化的攻擊,有時為政者我都是無可奈何。
 
記者:局長,BCA(基本能力評估)的時間表,現在指不確定下個學年小三會否繼續,何時才有確切的時間表?
 
教育局局長:很高興看到2017 BCA研究計劃全面參與的過程已順利完成,接下來重要的地方是要即時盡量搜集不同持份者回饋的資料,然後整體分析後,作出一個報告,這是需要時間的。你看我們是實事求是,沒完成這過程時,貿然說是一或二,均是不公道及不專業,所以可能大家要給予多些時間,在研究分析及草擬報告後,結果很快會出來。因此,我們沒有予任何時間表,在未來一年給予學校,原因是如此,而學校也是明白的。因為在未知的時候,便不需先說,但並不等於它不會發生,但會不會發生或會如何發生,我們會專業地留待研究報告完成後的情況。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2時4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