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政司司長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二十日)在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董建華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尊敬的袁寶成副省長(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梁維特司長(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陳冬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樊綱院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張志剛總裁(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馬化騰主席(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上好!

  今天我很高興到來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論壇」,與來自廣東省和澳門的領導、海內外的多位專家,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探討大灣區的發展路向和潛力。

  粵港澳大灣區覆蓋我國珠三角沿海十一個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總人口達6 600萬,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3萬億美元,經濟規模相當於韓國,梁振英行政長官今年四月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到大灣區珠江西岸的六個城市考察,我也是其中一個成員。我親身看到這些城市驚人的發展速度、雄厚的經濟實力、四通八達的交通基建,以及朝氣蓬勃的政府領導。毫無疑問,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會成為一個非常強競爭力的、強大的經濟引擎,引領區內城市並輻射周邊地區快速發展。香港在這個城市群內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大灣區的發展會為香港經濟帶來新契機、新動力,也為我們的企業和人才帶來更大更廣闊的發展舞台。大灣區發展對香港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好好把握。

  香港是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我們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市場成熟和穩健,資金充裕,例如過往十五年在香港首次上市,就是IPO集資方面,我們連續十五年均在全球首五名以內,過去兩年更連續排在榜首。我們在金融、法律、國際貿易、國際航空和高增值現代化服務方面,都是區內領先的龍頭。更重要的是,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這個雙重的優勢,令我們跟國外的城市比較,我們是國家的一部分,鄰近龐大的內地市場,亦熟悉內地市場和有廣泛的內地人脈關係,對於內地城市,我們亦有自由開放的市場,以及完善的法制、接通國際的金融體系和優越的資訊科技基建;我們在法律、會計、建築、工程和管理等多個專業服務領域都是世界級水平,這些都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所需要的。香港作為國家最國際化的大都會,可以在多方面和灣區的其他城市協調作錯位發展,互補優勢,發揮協同效應,達到互利共贏。

  香港可以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把大灣區的城市和國際市場對接,並與內地企業「併船出海」,在拓展國際版圖的同時,把風險管理好;我們高效率的國際平台,同時可引導外國企業和資金到灣區尋找商機。

  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成功發展為一個世界級城市群,必須建基於暢通無阻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在人流和物流方面,隨着幾個大型跨境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鐵路和蓮塘/香園圍口岸在未來一兩年相繼落成,往來香港和珠三角東、西部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將來由香港出發,45分鐘車程可以到達澳門、珠海和深圳的前海;一小時可以到達廣州、中山、江門以及鄰近地區、三小時可基本覆蓋珠三角所有主要城市;我們乘坐高鐵一小時可以到廣州南站,並接駁到全國16 000公里的高鐵網絡,前往各主要城市。我們應研究如何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人流、物資資金流及信息流的暢通無阻,我們需要有新思維,突破現時制度上的一些限制。

  在創科領域上,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和優勢非常突出。在相互合作下,我們可以創造出全球領先、充滿活力的創科生態系統和創科企業。特區政府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已於今年一月簽署備忘錄,合作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透過聯繫國內外頂尖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吸引海內外人才,建立科研合作基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讓香港充分善用大灣區中眾多內地城市的高端科技和製造業,進一步加強我們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的能力。

  各位朋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三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我深信,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將會輻射和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珠三角地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區內人民的生活,並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讓我們一起齊心合力、共同探討如何為這偉大的事業作出貢獻。

  我衷心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謝謝各位!
 
2017年6月2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3時10分
即日新聞  

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二十日)在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致辭。

網上廣播

財政司司長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