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題:管理和開拓食水資源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國勳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馬紹祥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意見指出,作為香港主要的食水來源的東江水的供應存在不穩定因素,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導致降雨量減少,以及內地多個地方對食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政府應妥善管理及積極開拓食水資源,以確保本港有充足的食水供應。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使用食水沖廁的(i)住戶數目及(ii)人口,以及(iii)每年所用食水數量,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分項數目;現時每立方米食水的生產成本為何;
 
(二)鑑於當局會藉着計劃為石湖墟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工程及提升其污水處理技術的機會,把該污水處理廠經三級處理後的排放水進一步處理,使排放水達致再造水的水質標準,供新界東北居民作非飲用用途(例如沖廁),有關工作的進展及預計完成的日期為何;在污水處理技術全面提升後,當局預計屆時(i)每年可節省原本用作沖廁的食水數量,以及(ii)經進一步處理的排放水的每立方米生產成本為何;
 
(三)按二○一七年物價指數估算,當局預計在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啟用首年,每立方米食水的生產成本為何;
 
(四)現時本港就重用中水(即從浴室、洗手盆和廚房盆等地方收集的水)及集蓄雨水所使用的設備詳情為何(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該等資料);當局會否研究將集蓄到的雨水進行處理後作飲用用途;

(五)鑑於過去曾出現水塘滿溢以致食水被排放出海的情況,而當局正在複檢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有關工作的詳情及最新進展為何;及

(六) 鑑於地下食水管爆裂事件經常發生(例如葵青區在去年三月至十月的七個月內發生七次食水管爆裂事件),當局有否統計過去五年因地下食水管爆裂而浪費的食水數量;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於二○○八年推出《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做好準備。該策略提倡「先節後增」,一方面透過節約用水及有效的水管滲漏管理措施,控制用水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則透過積極開拓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水源,建構以本地雨水、東江水以及沖廁海水為主,以海水化淡、再造水、中水重用和集蓄雨水為副的新格局。水務署已於二○一四年底展開顧問研究,評估現行措施的成效、預測至二○四○年的長遠用水需求及供應,以便對現行措施作適當的調整及優化,並制訂新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及計劃。
 
  就劉國勳議員問題的六個部分,現答覆如下:
 
(一)由於現時尚未有二○一六年整年的食水沖廁用量數據,我們只能提供最近一年,即二○一五年的全港食水沖廁用量,其用量約為7 700萬立方米。另外,截至二○一七年三月,全港約有35 500個使用食水沖廁的客戶帳號。我們沒有相關住戶數目和人口數據,亦沒有按區議會分區分拆每年的用水量,所以未能提供相關資料。
 
  現時香港市區和大部分新巿鎮已使用海水沖廁,其覆蓋率佔全港人口約85%。天水圍的用戶亦已在二○一六年底全面轉用海水沖廁,每年可節省約1 000萬立方米食水。與此同時,我們正積極安排元朗區的居民轉用海水沖廁,以進一步減少每年食水沖廁的用量。現時餘下仍使用食水沖廁的主要地區為山頂、南區、西貢、離島和北區。而北區日後將會轉用再造水沖廁。
 
  按二○一五至一六年的價格水平推算,供應食水的平均生產成本約為每立方米8.7元。
 
(二)有關進一步處理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經三級處理後的排放水成為再造水的供應計劃,我們計劃分階段建設基礎設施以供應再造水給上水和粉嶺作非飲用用途,並已於今年四月展開有關水庫和輸水幹管的基礎設施工程。同時,我們亦正為項目的餘下工程(包括加氯設施、抽水系統及分配水管)進行設計及準備相關建設工作。此外,我們現正為供應再造水計劃制定一個適合香港的財務和法律框架。初步估計,全面落實在上水、粉嶺及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使用再造水作非飲用用途後,每年可以節省約2 100萬立方米的食水。我們會繼續檢視,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把再造水供應系統擴展至其他未有海水供應的地區,以進一步減少使用食水沖廁。
 
  再造水的生產成本會隨着污水處理廠的級別及相關排放水的水質而變化。撇除污水處理的成本後,為上水及粉嶺供應再造水的額外生產成本估計約為每立方米5至6元(按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價格計算)。
 
(三)擬議第一階段的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食水產量可達到每日135 000立方米或每年5 000萬立方米。該廠生產食水的單位成本估計約為每立方米12至13元(按二○一六年的價格計算),當中包括工程成本、能源成本、處理成本、配水成本和客戶服務成本。
 
(四)為了節省寶貴的食水資源,我們一直推動在合適的新政府工程項目中使用中水重用或集蓄雨水系統,作非飲用用途,如沖廁及園林灌溉等。截至二○一六年底,建築署和渠務署已在全港各區70多個工程項目中,為學校和政府設施裝置中水重用或集蓄雨水系統。
 
  在私人樓宇方面,我們已於二○一六年三月啟用的「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內提高中水重用及集蓄雨水系統在樓宇評估標準上的得分,鼓勵發展商採用有關設施,代替食水作非飲用用途。水務署亦向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就「綠建環評新建建築」的同類檢討提供支持。由於私營機構裝置中水重用或集蓄雨水系統屬自願性質,我們沒有採用此項技術的私人發展項目資料,以及相關系統的全港分區名單。
 
  我們現階段沒有計劃使用經中水重用或集蓄雨水系統處理後的循環再用水作飲用用途。
 
(五)自從二○○六年東江水供水協議採用了「統包總額」方式後,我們已能有效地控制水塘溢流。本港水塘的溢流量已從一九九六至二○○五年平均約為每年9 400萬立方米,大幅減少約71%,至近年(二○○六至二○一六年)平均約為每年2 700萬立方米。
 
  我們藉着為紓減西九龍區域水浸風險而制定的「荔枝角雨水轉運計劃」的機遇,同時推展「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計劃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副水塘和下城門水塘的隧道,把九龍水塘群的溢流引導至下城門水塘,達到減少排入茘枝角區排水系統的徑流,以及把溢流轉為食水資源的雙重目標。渠務署現正複檢「水塘間轉運隧道計劃」的詳細設計、施工方法及相關環境影響評估,以提升其成本效益,同時訂定落實時間表。有關複檢工作進展良好,初步結論正面,渠務署現正循複檢方案對隧道計劃的詳細設計及施工方法進行優化。
 
(六)水務署已於二○一五年底大致完成「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水管爆裂的宗數由二○○○年約2 500宗,減少至二○一六年的116宗。水管滲漏率亦由高峰期的超過25%,下降至二○一六年的15.2%。水務署正逐步建立「智管網」,在供水管網安裝監測和感應設備,利用先進科技,持續監測供水管網的整體狀況。「智管網」計劃會將供水管網分成約2 000個大小易於管理的獨立監測區域,每個區域的管網內均安裝高科技監測和感應設備。水務署亦正籌備設立一套智能管網管理電腦系统,用作分析從監測和感應設備所收集的大量數據,以便適時決定處理監測區域最有效的管網管理措施及其優先次序。
 
  過去五年,因食水管爆裂而排走的食水量,平均每年少於總供水量的0.01%。
 
2017年5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0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