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呼籲市民防範蚊患勿鬆懈
**************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三月二十三日)公布,二月份錄得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零指數,顯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的蚊患級別普遍維持較低水平,病媒滋生的情況並不普遍;然而食環署提醒市民,在春天溫暖潮濕的天氣下,蚊子可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市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蚊子。 
   
  食環署發言人說︰「二月份的每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由一月份的百分之零點一下降至零。至於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亦維持在零指數,與一月份相同。」 
   
  他說:「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亦可傳播寨卡病毒。雖然二月份錄得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零指數,但鑑於去年香港錄得四宗本地登革熱確診個案及兩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而鄰近地區除了出現同類感染個案,登革熱的活躍程度仍處於高水平,加上香港已踏入溫暖潮濕的春季,有利蚊卵在短時間內孵化,產生大量成蚊,因此我們不可鬆懈,必須持續做好防蚊工作。」 
   
  「食環署和相關政府部門會繼續深化所管轄範圍的防蚊及滅蚊工作,並加強公眾宣傳教育計劃,令市民對登革熱及寨卡病毒等蚊傳疾病潛在風險保持警覺。食環署在本年分三期進行滅蚊運動,為期五周的第一期全港性滅蚊運動已於本月十七日結束。其間,食環署和相關政府部門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各區辦事處針對區內一些受關注的地點,例如公眾街巿、熟食中心及小販巿場等設施、單幢式樓宇、街道和後巷、大廈的公用地方、村屋、建築地盤、空置土地和路旁工地等,加強防治蚊患。食環署亦會緊接每期滅蚊運動之後,在全港推行主題性的防治蚊患特別行動,強化滅蚊運動的成效。」 
   
  發言人表示,白紋伊蚊在細小的水體中滋生,故提醒市民應繼續做好家居防蚊措施,包括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每周擦洗花瓶和花盆墊碟最少一次、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及在棄置的輪胎上鑽大洞等。他亦建議市民及物業管理公司,應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地面的坑洞,以防積水,並需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此外,鄉郊或近樹林的地方為蚊子及其他昆蟲、動物的天然活動和棲息地方,居住在鄉郊地區的人士如有需要可於門窗裝上防蚊網。身處在大自然的環境中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叢林附近、外出時穿上淺色長袖衫及長褲及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等。市民如發現蚊患,可致電1823向政府部門報告。 
   
  發言人重申,防治蚊子工作必須透過各方努力,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效。他呼籲社會各界與政府攜手合作,採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
   
  他亦提醒市民,在復活節假期期間,如前往有蚊傳疾病的地方旅遊,應採取以下防蚊措施︰

*穿着淺色的長袖衫及長褲;
*外出時在身體外露部分塗上驅蚊劑;及
*在沒有空氣調節的室內地方,要使用隔蚊簾或蚊帳。

  旅遊人士若從這些地方返港後感到不適,例如發燒、嚴重頭痛、肌肉及關節痛,應盡快求診,並把旅遊情況告知醫生。 
   
  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共分四級,反映白紋伊蚊的不同程度蚊患。一級(指數少於百分之五)表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滋生的情況並不普遍。二級(指數於百分之五至少於百分之二十之間)表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滋生的情況略為普遍。三級(指數於百分之二十至少於百分之四十之間)表示監察地區內超過五分之一的地方有白紋伊蚊滋生的情況。四級(指數高於或等於百分之四十)表示監察地區內接近一半的地方有白紋伊蚊滋生的情況。政府會根據蚊患級別、前線人員的報告及市民的反映等因素,加大滅蚊行動的規模。 
   
  白紋伊蚊是其中一種本地常見的蚊子,只於日間活動。由於白紋伊蚊可傳播登革熱及寨卡病毒,食環署在全港五十二個地區放置誘蚊產卵器監察該種蚊子;但指數並不反映白紋伊蚊在監察地區以外的活動,亦不反映其他種類蚊子的活躍情況。 
   
  有關各區的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及防蚊措施的資料,請瀏覽食環署網頁www.fehd.gov.hk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