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二月十九日)啟程前往泰國曼谷前,在香港國際機場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教育局局長:我今日前往泰國曼谷,明日有整日會議,特別針對香港作為國際城市、作為教育區域樞紐的大前提下,希望加強香港教育國際化,我們上月已與泰國教育部簽署教育事宜的合作備忘錄,明日希望加深教育及學生交流方面的討論,特別會討論「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亦會參觀一些大學及學校,亦會與當地的教育界人士接觸。我們希望以此作為「一帶一路」的機遇,繼印尼及馬來西亞後第三個國家(加入獎學金計劃),而泰國作為東盟第二最大經濟體系,對香港的教育及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交流,以及讓大家在職業前途及學業進步的方向提供更多空間。
 
記者:林鄭月娥批評現屆政府的教育政策在理念及執行上均出現問題,究竟林太在擔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曾否提點你?
 
教育局局長:作為教育局局長,有關教育的事宜,我是要直接負責的,這是很清晰的。而教育,特別在香港的環境,是每一個父母、每一個人關心的事,而教育並非一朝一夕可以立刻看到效果的範疇,小學要推行一些改革,要六年才看到,中學亦是六年,整個基礎教育需要十二年,這是一個例子,所以在社會整體、家長、學生、學校關心的事宜,我們要經常關心、了解及處理,而我們處理過程中亦不要只針對目前遇到的問題,就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都要部署,這是我們整體對教育層面所做的。所以當問題出現時,可能是當時的問題,也是對未來的關心。大家看看這幾年,有很多問題,例如人口改變、學生人口下跌等不是一朝一夕發生,我們是有擔當地即時處理。重要的教育政策,教育局當然是責無旁貸,但推行時在政府內部來說,我們需要整個團隊支持,包括在資源及政策上的支持,例如針對少數族裔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我們決定資助香港同學到內地重點大學讀書,甚至其他如加強資助大學學位等,這些政策都是此情況下產生,是整個團隊支持下可以進行。
 
記者:是否林鄭司長在教育政策上也有責任?
 
教育局局長:剛才我提及要整個團隊支持,政策才能推行。

記者:究竟之前TSA(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推行,現在行政長官參選人,有沒有提點或幫助過這些政策的推行?他們在離開了之後才批評現屆政府這些政策,你會否覺得有些不負責任?
 
教育局局長:TSA是2000年教改之後不斷發展及演進出來的,不是突然發生的,是經過一段時間。就如我剛才說,當我們遇到問題,在推行時發現有些背離原本的目標,我們首要做的就是了解問題,然後跟家長、學校和老師一起合作,看看如何關注、改善和優化情況。我已不斷強調,我們已花了一年時間做研究計劃,在TSA推行時產生問題的四個部分,我們已全面改善,不會令它對學校造成壓力,沒有操練和強推的誘因,亦把試題就着基本能力水平而調整,問題不會刁鑽,亦不是要考狀元,跟升學沒有直接關係,降低了風險,亦加強了學與教,讓每所學校有很好的回饋和資料,可以優化教與學。凡此種種,再加強對學校的專業支援,這些已經跟原先的TSA有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們稱為BCA(基本能力評估研究計劃),所以説不再推行TSA已經有實質的意義。我們願意花多一年時間,我強調,是花多一年時間把研究計劃的好處推展至全港小學,希望他們都能全面參與。我們發現當他們參與之後,會發覺計劃本身的好處,看到計劃如何實質地幫到學校、老師和同學,讓大家有了全面了解之後,我強調,花多一年時間之後才決定BCA的未來,這就是希望大家明白的地方。
 
記者:林鄭司長表示希望增加每年50億元教育的經常性開支,對於這個建議,你有什麼看法?
 
教育局局長:教育是香港重中之重的政策之一。大家看看,在2012年,當時的教育經常開支大概是604億元,到去年已增加至747億元,這表示在數年間已增加了140多億元。增加資源是必然要做,我理解不同政策和社會問題都需要資源,所以要得到整體團隊的支持,在眾多的優先次序當中,如何爭取更多資源,這都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經常要做的。
 
2017年2月19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5時4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