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九題:向「N無人士」發放生活津貼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恒鑌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書面答覆:

問題:
 
  為紓緩低收入住戶的經濟壓力,關愛基金於二○一三年十二月推出援助項目,向「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俗稱「N無人士」)發放一次過生活津貼。關愛基金於去年一月及本年一月兩度再次發放生活津貼。另一方面,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於今年九月向傳媒透露,鑑於生活津貼援助項目的政策目標是向上述未能受惠於《財政預算案》中紓困措施的人士提供經濟援助,而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財政預算案》已縮減多項紓困措施(包括代繳公屋租金的紓困措施),所以關愛基金在明年不會再發放生活津貼。然而,有曾獲發生活津貼的住戶對此舉非常不滿。他們指出,大多數「N無人士」居住在劏房,而生活津貼有助紓緩他們因劏房租金不斷上升而面對的經濟壓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生活津貼援助項目的政策目標是否已達;若有,評估結果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有否統計,在過去四年,每年(i)劏房租金的升幅及(ii)租金佔劏房住戶開支的百分比;若有,按區議會分區提供有關詳情;若否,會否進行有關統計;及
 
(三)鑑於(i)有不少曾獲發生活津貼的住戶對將不再獲發生活津貼表示強烈不滿,(ii)劏房租金現時仍不斷上揚,以及(iii)香港房屋委員會在未來數年不能把公屋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約三年的目標,當局會否考慮繼續發放生活津貼,或推出替代的援助措施;若會,詳情為何;若否,當局將如何平息「N無人士」的不滿情緒?

答覆:

主席:
 
  本問題牽涉不同的政策局及部門,政府的綜合回應如下:
   
  關愛基金(基金)推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項目)是因應當年《財政預算案》推出的短期紓困措施,向未能受惠於有關措施的「N無人士」提供一筆過現金津貼。基金分別於二○一三年十二月、二○一五年一月及二○一六年一月三度推出項目,讓合資格「N無人士」也能得到短期紓困。
   
  由於在二○一六至一七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推出的短期紓困措施較少,例如再沒有為公屋住戶代繳租金措施,故基金亦無充分理據再次推出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N無人士」提供現金津貼。另一方面,今年五月推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至「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恆常現金項目,較在基金下向「N無人士」每年只提供一筆過現金津貼,更能持續和有效地紓解「N無人士」和其家庭所面對的財政壓力。我們會密切留意「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的申請情況,確保有需要家庭,包括合資格「N無人士」家庭,能適時得到援助。此外,基金會繼續因應公眾和持份者的意見,推出其他項目,支援弱勢社群和基層家庭。
   
  至於租金情況方面,政府統計處於二○一四年及二○一五年進行「有關住屋狀況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涵蓋全港樓齡25年及以上的私人住用/綜合用途樓宇(不包括村屋)內的分間樓宇單位。根據統計調查結果,全港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住戶的每月租金中位數於二○一四年及二○一五年分別為3,800元及4,200元;住戶的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則分別為30.8%及32.3%。由於樣本規模局限,這兩項統計調查未能提供足夠數據編製按18區劃分的統計數字。另外,這兩項統計調查並未有搜集有關分間樓宇單位住戶開支的數據。
   
  政府關注私人樓宇租金上升對私人樓宇租戶的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靠增加房屋供應。政府於二○一六至一七年度至二○二五至二六年度的十年期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當中28萬個為公營房屋單位(包括20萬個公屋單位和八萬個資助出售單位),以期從根本解決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至於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可經由社會福利署推薦申請「體恤安置」,亦可以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申請提前獲配公屋單位。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