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十一月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規定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我再次感謝張國鈞議員的原議案,以及葉建源議員、葉劉淑儀議員、姚松炎議員和郭家麒議員的修正案,以及多位議員的寶貴意見。
 
  我聽到大家的意見主要有幾個部分。第一,中國歷史是重要的學習科目,所以學習好中國歷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完全贊成,作為中國人學習中國歷史是理所當然的,這點很清晰。第二,過去中國歷史學科在教與學方面是出現了問題,這都很清楚,所以我們很希望如何可以更正、優化,令我們的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中國歷史科。第三個,大家亦有提到,就是我們真的要很尊重、很尊重我們專業的老師、學校領導、校長、團隊。當我們討論意見的時候,都不斷提醒自己,真正去教、面對學生的就是老師,特別是中國歷史科的老師,我們要記住這一點,因為最後是由他們去教,我們可以給予很多意見。還有一點,就是希望盡量減少將這個學科政治化。
 
  我剛才在開場發言時提到三個主要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三個我們覺得可以改良、加強的建議。在此,我會作一些簡短及聚焦的回應。不過之前我想講兩句說話,澄清幾件事。第一,在主體分享(開場發言)中,我提到現在89%的學校已經專科專教,而4%仍然以中國歷史為主位,借助其他一些學科,加強它的教學,而另外的幾個百分比,最主要是學校的學校情況、學生情況不同。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明白,如果一間學校有50%或60%的學生是非華語學生,在課程安排上就會有一些調動。大家都很清晰知道,中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我們可能需要多些了解什麼是專科專教。第一,科目本身就是一個獨立學科,即是它有自己教與學的方法和特別的課程,而大家朝着這個課程、方法去教與學。在這個階段我們真的要小心,現在的教育政策已經規定了初中學生必修中史,不同課程模式各有所長,課時亦很清晰說明每周兩節課,我們都聽到個別聲音指如果他做不到又如何,這方面我們真的要加強,要和學界優化整個實踐的過程,但是硬性規定全港學校只能夠採取單一模式教授中史,這是否最佳方法?我想我們真的要多些在這方面聽取意見。剛才大家發表了很多,校長會亦表達了他們的意見,這一點我想特別提出。第二,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提到「古今並重」,其實看看整個課程的改革部分,整個課程的大綱是沒有改變,只不過以往有很多部分,特別是近代史、現代史的部分少教或者略教,所以要重新令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教這部分,而我們覺得這部分不單對同學是重要,亦能夠增加趣味,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這是整個「古今並重」方面,我特別想強調的。
 
  第三部分,葉劉淑儀議員說得好好,就是政治和文化史兼備。事實上,修訂課程建議強調政治史與文化史兩者必須兼備,「文化特色」是連貫各個歷史時期的主線之一,這已能讓同學對中國歷史及文化有一個基礎而全面的認識。中國的經典文學著作乃至經史子集的部分內容,學生在其他科目,如中國語文科等亦會涉獵。當然,教師在授課時,可按進度和學生的能力及興趣,援引經史子集和經典文學著作的內容教授,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能夠發揮,這也是一個重要環節。
 
  郭家麒議員有提到客觀認識歷史,讓同學按史實作合理判斷。在修訂課程大綱方面,個別議員建議課程內容應包括當代,甚至是最近發生的歷史事件。我在此重申,現階段諮詢文件主要就課程架構、大綱等修訂方向進行意見收集,而課程大綱亦不能巨細無遺臚列所有歷史事件。歷史事件如「六七暴動」、「六四事件」等,其實現在的教科書有這些內容,沒有逃避。個別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好而獲得不少教學獎。所以,如果能夠配合到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持客觀持平的態度幫助學生探究和認識這些史實,是重要的。
 
  我認為歷史教育除了為學生提供堅實的知識基礎,同樣重要的是思維訓練。剛才個別議員也有提到,期望學生能透過認知、理解、歸納、綜合分析及評論等技巧學習歷史,進而建立個人對史事的觀點。我們不單只在修訂課程下工夫,這幾年我們加強了工作,讓同學親身參與主題式的遊學交流,作主題學習,例如以中國歷史為主題到內地不同地方,教授和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這是一個平台。在過去一年,不單只中國歷史,連同其他科目等主題式的遊學交流,共有約七萬五千名中、小學生及七千名老師參加,實地考察,優化學習。
 
  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專業能力很高,我相信每一位都能本着專業精神及操守,客觀持平地教授中國歷史,以訓練學生的理解、綜合分析及評論史實的能力,我們對他們要有高度的信任。
 
  至於開發課程資源和加強教師專業支援,也是很重要的,我在開場發言是也提過,最後面對學生的正正是老師,不是你和我。所以怎樣加強對老師的支援,讓他們能更高效地,在一個好的環境下教授中國歷史科,是很重要的。其實我們在二○一六/一七學年將會為老師舉辦多種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研討會、工作坊、「課程領導系列」、「知識增益系列」、「學與教及學習評估系列」等多方面的師資培訓活動,以及製作很多特別的教材,令老師在學與教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支援。剛才大家所提到的「數碼化」或IT形式的教材,現在的使用量也很多,有很多老師參與。
 
  主席,修訂初中中國歷史課程由開始至今,一直受到各界的關注。剛才個別議員提到只給予一個月時間諮詢。其實在二○一三年已經開始,二○一四年亦有進行,在二○一五年十一月時已作不同交流、諮詢,以及聚焦小組等,所以不是一剎那進行的,業界也主動參加。我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注,多些給予意見。更多不同持分者提出意見,令我們在優化過程中能更有效及成熟地進行。教育局再次強調,我們認為應該尊重學校的專業領導,讓學校按校情、學生能力和學習需要以決定推行中國歷史的課程模式,並作專業調適,是需要的,亦是必要的。發展及推動中國歷史教育雖任重道遠,但只要大家同心,一定可以成功,多謝主席。
 
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2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