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整體吸毒人數持續下降但首次被呈報吸毒者「毒齡」繼續上升(附圖)
******************************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會)在今日(十二月十七日)舉行的季度會議上,檢視了本港二○一五年首三季的吸毒情況。委員得悉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和青少年吸毒人數均較去年同期下跌,但首次被呈報的吸毒者的「毒齡」(即由初次吸毒至被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檔案室)呈報機構發現的時間的中位數)持續上升。

  根據檔案室的最新資料顯示,二○一五年首三季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較去年同期下跌8%(由7,689人減少至7,081人);而首次被呈報的吸毒人數亦下跌2%(由1,638人減少至1,609人)。

  青少年吸毒人數的跌幅更為顯著,二十一歲以下被呈報的吸毒人數較去年同期顯著減少17%(由667人下降至552人);而二十一歲以下首次被呈報的吸毒人數則下跌16%(由380人下降至321人)。

  然而,首次被呈報的吸毒者的「毒齡」的中位數持續上升,情況令人關注。「毒齡」中位數由二○一四年的5.2年,上升至二○一五年首三季的5.8年。

  委員在會上亦聽取了二○一五年首三季其他和毒品相關的統計數字。

  被呈報的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人數繼續高於吸食麻醉鎮痛劑的人數,但兩者的吸食人數都較二○一四年同期有所下跌。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和麻醉鎮痛劑的人數分別下降7%(由4,640人減少至4,301人)及6%(由3,941人減少至3,685人)。

  在被呈報的吸毒者中,海洛英仍然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被呈報的吸食人數較二○一四年同期下降7%(由3,940人減少至3,683人)。
  
  甲基安非他明(俗稱「冰」)取代氯胺酮(俗稱「K仔」),成為最常被吸食的危害精神毒品,被呈報的吸食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2%(由1,659人增加至1,698人)。

  大部分種類的危害精神毒品的被呈報吸食人數均錄得跌幅,包括氯胺酮下降12%(由1,861人減少至1,644人)、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下降14%(由874人減少至752人)、可卡因下降12%(由538人減少至475人)、咳藥下降14%(由324人減少至278人)及硝甲西泮(俗稱「五仔」)下降10%(由29人減少至26人)。個別危害精神毒品的吸食人數則有所增加,「搖頭丸」上升105%(由20人增加至41人)及大麻上升1%(由276人增加至280人)。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張建良醫生對於吸毒者的「毒齡」持續上升表示關注。他說:「隱蔽吸毒問題日益嚴重,情況令人憂慮,社會各界應共同關注這個問題。吸毒者被支援網絡發現的時間越長,越會延誤他們接受合適的治療及康復服務。及早辨識和提供協助是預防毒品對吸毒者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的最好方法。」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年會繼續加強預防教育及宣傳工作,提升大眾的關注,特別是及早辨識和介入的重要性。我們亦會加強宣傳求助渠道,鼓勵有毒品問題的人士透過二十四小時禁毒諮詢熱線186 186及即時通訊服務98 186 186求助。」

  「我們呼籲社會大眾,要加倍提高警覺,留意身邊人是否有吸毒的徵狀。家人、社區持份者和前線員工在及早辨識吸毒者方面應擔當更積極的角色,令他們盡早得到協助及治療。」

  禁毒專員許林燕明表示,雖然本港整體吸毒人數持續下降,但政府的禁毒工作不會因此而鬆懈。她強調,政府會繼續採取五管齊下的禁毒策略,包括禁毒教育和宣傳活動、戒毒治療和康復服務、立法與執法、對外合作及研究,全方位打擊毒品問題。此外,吸食冰毒的人數有上升趨勢,情況令人關注。吸食冰毒會引發精神病徵狀,包括焦慮、抑鬱、幻覺、有被迫害感,甚至引致暴力及自毀行為。政府會繼續與禁毒界別緊密合作,以應對吸食冰毒越趨普遍帶來的挑戰。

  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保安局禁毒處及禁毒常務委員會將加強反吸毒宣傳。在今日會議後,張建良醫生、禁毒常務委員會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主席狄志遠博士、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姚子樑、鄭承隆、劉文文和黃幸怡,以及許林燕明聯同警方,到中環蘭桂坊及蘇豪區的酒吧和食肆向顧客及途人派發單張及宣傳品,呼籲市民大眾,特別是年青人,在節日期間提高警覺,遠離毒品。

  此外,保安局禁毒處將在未來數星期展開新一輪宣傳活動,包括在各大公共交通工具、娛樂場所、互聯網和社交平台播放宣傳短片及展示廣告,宣傳禁毒信息。



2015年12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1時30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