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運房局局長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公眾參與」的開場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公眾參與」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今日我們就政府建議的「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徵詢各委員的意見。

  香港不少道路交通擠塞日益嚴重,是不爭的事實。在過去十年,各區的平均行車速度普遍有減慢的趨勢;部分主要道路(例如德輔道西和遮打道)的車速,在早上或傍晚時份繁忙時間更低至每小時只約十公里,僅比成年人的平均步速四至五公里略快。交通擠塞不單不利我們城市的通達性和宜居性,而且香港的經濟、空氣質素,以至作為一個世界級都會的形象亦受到不良影響。因此,解決道路交通擠塞問題的確是刻不容緩,否則全社會所有人都會是受害者。

  正如我在先前一項議題的發言時提到,我們邀請了交通諮詢委員會就交通擠塞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建議。政府已原則上接受交諮會提出的12項建議,認同須多管齊下解決道路交通擠塞問題。

  剛才上一節我們討論了一些與交通擠塞相關罪行的定額罰款的問題,交諮會的另一個建議,是促請政府盡早籌劃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並認為中環是一個合適的試點。

  電子道路收費在香港過去30年來不同時期曾有過不少討論,社會上既有支持的意見,特別是學者專家方面,亦有人對有關建議有所保留,包括部分駕車人士。在上星期五我們公布有關先導計劃後,我們亦留意到各持份者有不同的意見。

  電子道路收費乃建基於「道路擠塞做成社會成本」和「用者自付」的運輸經濟學原則,當駕駛者在指定時間(如繁忙時間)使用交通繁忙地區內的道路,便需要繳費,透過收費調節道路使用,理順經常出現嚴重交通擠塞地區的汽車流量。這樣對紓緩道路擠塞、改善整體道路車流量和使用效率均有好處。

  30年前(即一九八○年代初)最初在香港提出電子道路收費的構思時,社會的反應比較大,不少人關注私隱問題,而且世界上當時也未有地方實行。但時至今日,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已在多個海外城市成功推行,例如新加坡、英國倫敦和瑞典哥德堡等。上述三個海外城巿,在道路收費計劃實施首年後,繁忙時段收費區的交通流量均明顯減少約百分之十五至十六,相應的平均車速則提高百分之二十或更多。可見皆有成效的,而新科技也基本上解決了私隱問題。我留意到本事務委員會的部分委員曾經在去年到新加坡考察當地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我翻查立法會秘書處的資料,當時議員認為香港應該參考(該計劃)和值得推廣。

  現在,政府認同交諮會的建議,計劃在中環及其鄰近地區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中環是香港的商業核心區,卻經常出現持續性嚴重交通擠塞,甚至有時令附近一帶的道路網絡交通癱瘓,引來不少人士的關注。不過,要公平和有效地推行道路收費,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有否不設收費的替代道路可供使用,讓駕車者有所選擇。

  目前,中環及其鄰近地區有不錯的公共交通服務,駕駛者有多種交通工具選擇前往該區。而當中環灣仔繞道將來開通後,更可提供一條不收費的替代路線,方便起點和終點都不在中環的駕車者繞過建議的收費區。因此,現在是合適時機,籌劃以電子道路收費方式處理中環及其鄰近地區的道路交通擠塞問題。

  政府剛在上星期五發表較為詳盡並希望能夠做到深入淺出的諮詢文件,作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以聽取各方持份者對計劃的意見,包括收費的機制、時段、水平和科技等方面。之後,政府根據收集到的意見,推展下一步的工作,包括進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然後定出具體的建議落實方案。

  剛才議員在上一節(的討論)時提到,會舉辦公聽會,這方面政府是會配合的。歡迎各委員對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提出意見。



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0時4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