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一題:為準教師提供教授非華語學生的培訓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石禮謙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少數族裔人士曾向本人反映,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所遇到的困難,與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作為母語所遇到的困難截然不同。此外,非華語學生的文化背景可能會為他們在本地學校學習增添障礙。因此,這些人士認為,非華語學生的教師必需明白非華語學生的特定需要,才能幫助他們加強本身的學習能力。然而,現時許多教師未有接受相關培訓。關於香港教育學院(教院)為準教師提供在教授非華語學生方面的培訓,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教院現時有否為準中文教師提供任何有關教授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若有提供,這些課程的詳情為何(包括課程名稱,以及是否屬必修課程);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鑑於準教師日後可能會教授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非華語學生,教院現時有否為準教師提供任何有關文化敏感度的課程;若有提供,這些課程是否屬必修課程,以及教院有否檢討課程的成效;若沒有提供,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一般而言,師資培訓院校在設計和制定職前教師培訓課程時會參考相關政策和文件,例如課程發展議會所編訂的課程指引。院校所制定的職前教師培訓課程須配合準教師未來職業生涯的需要,使他們具備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及素質,以照顧不同背景和需要的學生。香港教育學院(教院)在「中國語文教育榮譽學士」課程中有提供有關「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選修課程,以培育準教師教授非華語學生。以二○一五/一六學年為例,教院所提供的選修課程包括「國際漢語課程與教材設計」、「國際漢語學習與習得」及「中國語文課程(非華語學生)單元教學設計及開發」。

(二)除有關「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外,為提升準教師對文化多樣性的認知,教院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舉辦「文化周」以推動多元文化、由準教師作導師的「非華語學生日營」、名為「少數族裔在香港--式.鄉.味」的少數族裔展覽,以及於學生宿舍舉辦文化融合節日聚會等。另外,教院亦為準教師提供「文化間溝通」、「非華語兒童故事聽講聽讀」等選修課程。為了檢討有關課程和活動的成效,教院透過問卷調查及評估表格等不同的方式取得相關的數據和資料。



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12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