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五題:退休保障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耀忠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答覆:

問題:

  政府於上月十日發表的《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在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在二○一四年被界定為貧窮的長者佔長者人口三成,該比例與前一年相若。有意見認為,現時須經入息審查的扶貧措施未能解決長者貧窮及退休保障問題。另一方面,政府已公布將於本年年底就退休保障事宜進行公眾諮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全保)會否比採取須經入息審查的扶貧措施,更有效地解決長者貧窮問題;如有評估,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上述公眾諮詢將以何種形式進行;將會納入諮詢文件的各個退休保障方案的具體內容為何,以及當中會否包括全保方案;如會,有關方案的落實時間表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周永新教授團隊早於去年八月已發表《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當中提出全保方案,但政府一直未有予以落實,政府會否承擔延誤推行全保方案所招致的財政和政治責任;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代主席:

  根據《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二○一四年的貧窮長者(即65歲或以上)有293 800人,貧窮率為30%,比二○一三年下跌0.5個百分點。須留意的是貧窮線的其中一個局限是以住戶收入為量度貧窮的單一指標,並沒有考慮其資產。由於人口持續急速老化,有相當多的長者已經退休及缺乏就業收入,容易被界定為貧窮。

  比對二○一四年各項恆常現金政策對於長者的扶貧成效,以針對有經濟需要長者的長者生活津貼最為有效,減低長者貧窮率7.2個百分點,其次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減幅達6.8個百分點,而免經濟審查的高齡津貼則只減低長者貧窮率1.3個百分點。

  就梁耀忠議員的提問,我現一併答覆如下:

  扶貧委員會在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的會議上進一步就退休保障諮詢文件的框架及主要內容作出討論,並達成幾點共識,其中包括:

(i)扶貧委員會委員認為是次公眾諮詢須處理的核心問題是香港社會應以坊間稱的「全民」方案(以下簡稱「全民」方案,即不論經濟情況及需要,無須經濟審查)或是「非全民」方案(即有經濟需要及須經濟審查)為長者提供更好的晚年保障,因此諮詢文件應同時提出「全民」和「非全民」兩大政策方案的建議供公眾考慮;

(ii)為讓公眾易於理解「全民」和「非全民」兩類方案的不同特性,諮詢文件應提供一個簡單易明的分析框架,並就「全民」和「非全民」兩類方案各以一個具代表性的方案作分析,讓市民容易比較兩個方案在推算期內的整體和額外財政承擔,以及不同長者組群獲得的額外資助。諮詢文件的主體內容會以周永新教授研究團隊建議的「老年金」方案作為分析「全民」方案的藍本,而「非全民」方案的藍本則會經參考研究團隊報告內的兩個「非全民」方案後提出一個具體實例以作比較;

(iii)諮詢文件須處理「錢從何來」的問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社會要討論大家願意在退休保障上再投放多少資源,而不致影響其他政策範疇的持續發展。如何增加財政收入是討論退休保障不能迴避的議題;以及

(iv)扶貧委員會委員理解諮詢文件須闡明政府對退休保障未來發展的立場。鑑於「全民」方案本身的可持續性及其對公共財政的影響,以及分配公共資源應以扶助弱勢社群為主導的原則,政府對這些方案有所保留。然而,政府認同現行多根支柱退休保障制度有強化的空間,社會應集中討論如何鞏固現行制度,完善和加強各根支柱,讓有需要長者的晚年生活能得到更適切的援助。就此,諮詢文件會檢視各根支柱的情況,並根據扶貧委員會過去的討論,提出每根支柱可考慮改善的構思。

  在二○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的扶貧委員會會議上,委員同意將公眾諮詢期訂為六個月,由二○一五年十二月開始至二○一六年六月結束,讓社會有足夠時間就相關議題作深入討論和建立共識。為配合公眾諮詢的工作,扶貧委員會同意須推進社會各界就各退休保障議題進行深入、知情、客觀及理性的討論,共同探討及找出切合本港需要的方向。就此,扶貧委員會同意可透過宣傳短片/聲帶、海報和小冊子,以及專題網頁等加深社會各界對退休保障事宜的認識。同時,政府會從不同渠道推動公眾參與,包括收集立法會和區議會的意見;舉行以市民為對象的公眾諮詢會;舉辦焦點小組會議,蒐集持份者和智庫的意見;以及與政府諮詢組織及持份者舉行諮詢會。

  退休保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政府期待社會作理性和務實的討論,從長計議,凝聚共識。政府認同應改善有需要的市民在退休後的生活保障。為突顯決心和承擔,政府已預留500億元,未雨綢繆。



2015年11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