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之路」展覽 展示修復項目與技術
*************************

  電影保存與修復工作讓不少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殘缺的珍貴電影得以重映和用作研究,對文化承傳有重要意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由今日(八月二十一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資料館展覽廳舉辦「電影修復之路」展覽,展示資料館的電影修復工作和現今修復技術的發展,免費入場。

  是次展覽將從電影搜集、基本修復、技術發展、電影研究和數碼科技進程等角度,介紹資料館多年來在電影修復路上的成果;並展示電影於修復前後的對比圖片和影片,以及播放多位修復人員和電影研究者的訪問片段。此外,展覽亦展出多件電影修復工具和器材,加深觀眾對修復工作和有關工序的認識,當中資料館的彩色配光機更是首次作公開展覽。

  自一九九五年起,資料館積極投入影片搜集和電影修復的工作,在二十年間修復逾五十部影片。早期的修復工作大多是為底片進行基本修補,並把褪色的拷貝重新調色,再翻印成新拷貝,例如《海棠紅》(1955)、《人海孤鴻》(1960)和《廣島廿八》(1974)等。隨茩袨_的技術提升,一些珍貴影片在資料館人員研究考證下進行版本比較,小心比對畫面以結合不同版本,重置缺失或質素較差的片段,如《勳業千秋》(1941)、《細路祥》(1950)和《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

  此外,修復人員也運用數碼科技修復影片,讓更多電影瑰寶回復接近初次公映時的面貌。近年資料館的數碼修復項目,如《天上人間》(1941)、《黃飛鴻傳》(1949)、《黃飛鴻傳下集大結局》(1949)和《苦兒流浪記》(1960)等,其修復版本均使用數碼技術穩定畫面,減除刮痕和背景噪音等問題,其中《苦兒流浪記》更是資料館首部分別同時備有用作放映的DCP數碼電影檔及用作保存的35毫米拷貝的影片。

  除了專業的電影修復技術,對電影歷史的認識也有助掌握影片的真實面貌。資料館於二○○一年在獲捐贈費穆導演的《孔夫子》(1940)硝酸底片中,發現有十一分鐘不明的零碎片段,經過修復人員進行對比碎片和底片駁口,及檢查片邊記號等工序,辨別出菲林的年份和當中駁口琣X的片段;同時,研究人員參閱各類文獻後,再整合意見供修復人員參考。修復人員依此對電影進行適當的影像和聲音修復,把其中約九分鐘的片段插入原片中,成為目前的修復版。兩大粵語片偶像陳寶珠和蕭芳芳唯一合演的《彩色青春》(1966),因嚴重褪色需要修復,研究人員不但翻閱舊報紙、劇照和特刊,更向參演的演員搜集資料和仔細查問,而修復人員則參照同時代的彩色影片進行調色,合力重塑這部經典作品的摩登色彩。

  查詢有關詳情,請致電: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或瀏覽資料館網頁: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zh_TW/web/hkfa/programmesandexhibitions/highlights/highlights26.html。



2015年8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4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