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四題:推動綠色建築的政策和措施
******************

  以下為今日(五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廖長江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政府推動綠色建築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內落成的建築物當中,符合「綠色建築」定義的數量、百分比,以及種類為何;當局有否量化該等綠色建築對減少耗電量及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

(二)當局有否為本港未來新建綠色建築的數量、百分比、種類、耗電量及溫室氣體減幅訂定目標;若有,詳情為何,該等目標與其他國家的如何比較;

(三)鑑於政府於二○一三年成立「推動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負責統籌各政策局和部門共同檢討政府和香港整體新舊建築物的節能,收集業界意見及參考外地經驗,以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政策,該督導委員會的工作成果為何;

(四)鑑於當局會在今年上半年內推出有關節能和綠色建築的藍圖,有關的目標和構想為何;當局會否研究提供各種誘因,以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若會,有關的構想為何;

(五)鑑於當局在二○一一年規定所有新建私人樓宇必須登記進行「BEAM Plus」認證,才可就環保及完善生活的設施獲批總樓面面積寬免,當局會否考慮優化有關的規定,包括按建築物的「BEAM Plus」認證評級給予分級樓面面積寬免;及

(六)當局會否考慮提供誘因,鼓勵大廈業主為已落成樓宇進行維修,以提升樓宇的能源效益?

答覆:

主席:

(一)建築物佔全港耗電量約90%,這些耗電量佔全港60%溫室氣體排放,故此,推廣環保建築可以為香港建築環境帶來龐大環保效益。政府一直以身作則,在8000幢政府樓宇推動綠色建築。我們自二○○九年已為新建及現有政府樓宇實施一套以目標為本的綜合環保表現架構。政府已完成檢討政府建築物環保表現目標和措施,並已提升有關政府建築物的環保目標和要求。所有建築樓面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新建政府建築物,將以達致BEAM Plus的金級或以上評級為目標。現時已有33幢政府建築物註冊了BEAM Plus,其中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的臨時辦公室獲得「鉑金」評級,而啟德發展區的郵輪碼頭大樓、九龍灣祥業街消防局暨救護設施、沙田第14B區體育館、社區會堂及分區圖書館,以及在啟德發展區的工業貿易大樓則獲得「暫定鉑金」評級。此外,我們在二○○九年定下節電目標,要求政府建築物在與二○○七至○八年操作環境相若的基礎上,在五年內把用電量減少5%。政府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的用電量的減幅已達至5%的節電目標。我們在未來五年,即二○一五至一六至二○一九至二○財政年度,在二○一三至一四年操作環境相若的基礎上,將政府建築物用電量再進一步減少5%。

  在私營建築項目方面,為締造優質及可持續建築環境,政府自二○一一年四月起推行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就新建築發展項目的總樓面面積寬免設定上限及制定批予相關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先決條件。有關先決條件包括遵從《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有關樓宇間距、樓宇後移及綠化上蓋面積的要求(如地盤狀況容許);符合收緊後的環保及完善生活設施的標準;以及該發展項目必須完成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BEAM Plus)認證註冊登記(但不規定應達到某一評級)。由二○一一年四月實施上述措施至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261個獲屋宇署批准的新建築發展建議已完成綠建環評(BEAM Plus)認證註冊登記(包括84個住用、106個綜合用途及71個非住用建築物發展建議),而當中約220個發展建議亦會同時遵從《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由於措施只實施了短時間,至今按照有關規定完成的發展項目有限,我們暫未能評估其成效。政府會在適當數量的發展項目完成後,因應所得到的經驗作出檢討。

(二)政府並沒有為未來新建綠色建築的數量定下目標。但是,為全面提升香港建築物的能源效益表現,政府在二○一二年全面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條例》),訂明了要求新建建築物及進行主要裝修工程的現有建築物,其遵從主要屋宇裝備裝置的基本能源效益標準。《條例》同時規定,商業建築物擁有人須每十年進行一次能源審核並公布結果。我們預期新建築物在《條例》全面實施首十年可節能約28億度電,有助減少排放約200萬噸二氧化碳。

  此外,為減少商業樓宇及酒店的空調用電量,政府自一九九五年已實施法例和指引,要求這些建築物的外殼和屋頂須根據合適的總熱傳送值設計和建造。屋宇署自二○一一年四月把有關總熱傳送值標準收緊20%。據估計,有關措施會帶來2.4%至4.4%的節能幅度。在二○一四年九月,屋宇署更進一步發布了適用於住宅樓宇的「住宅熱傳送值」,該項新標準於二○一五年四月生效。

(三)由環境局局長領導的跨部門推動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於二○一三年一月成立,常設成員來自十多個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包括環境局、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以及其轄下部門。督導委員會擔當中央協調的角色,統籌各政策局和部門的工作,全面推動香港的綠色建築。督導委員會至今舉行了四次會議,各相關部門均有派員出席參與討論。除了舉行會議進行討論外,環境局亦有就個別有關綠色建築的議題與個別政策局或部門進行討論。此外,督導委員會亦曾舉辦持份者參與論壇,邀請相關的專業團體、業界、學術機構和環保團體代表就推動綠色建築提出意見和建議。督導委員會已完成檢討並已提升政府建築物環保表現目標和措施。督導委員會會繼續研究如何在私營界別推動綠色建築。

(四)為推廣節能及減少用電需要,我們正檢討香港的能源強度目標,計劃透過收緊監管措施,加強公眾教育和動員持份者,促進節能。即將推出有關節約能源的文件將詳述相關措施。

(五)為改善住宅樓宇的能源效益,屋宇署於二○一五年四月實施新指引,規定住宅樓宇的外殼須符合新的住宅熱傳送值標準,作為批予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至於問題第一部分的答覆提及由二○一一年四月起推行的新措施(包括綠建環評(BEAM Plus)認證註冊登記的要求),由於措施只實施了短時間,至今按照有關規定完成的發展項目有限,我們暫未能評估其成效,現時亦沒有計劃作出修改。政府會在適當數量的發展項目完成後,因應所得到的經驗作出檢討。

(六)政府於二○○九年成立為期三年的「建築物能源效益資助計劃」,資助大廈業主進行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綜合審計以及能源效益工程,資助總額約四億五千萬元。超過6400幢建築物,即超過全港七分之一的建築物已受惠於這計劃。獲批的項目完成後預計每年可節省約一億八千萬度電,相當於減少約每年1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計劃已如期於二○一二年完成,並成功達致預期的目標,即廣泛推廣建築物業主認識建築物能源效益的重要性和鼓勵他們採取實質改善措施。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廣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工作,包括全面實施《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並定期每三年檢討《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訂定的基本能源效益標準。

  此外,在二○一三年《管制計劃協議》的中期檢討時,兩家電力公司同意利用股東的收益設立能源效益基金,以協助市民提升樓宇的能源效益。兩家電力公司投放共約一億元,在二○一四年六月分別成立兩個「能源效益基金」資助業主進行改善工程,提升住宅大廈的能源效益。兩個「能源效益基金」以配對方式,向非商業樓宇的業主提供設有上限的資助,以進行改善工程,提升其樓宇的能源效益,單幢式住宅樓宇會獲得優先資助。



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0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