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七題:公共圖書館服務
*************

  以下為今日(四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鍾樹根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的服務,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新開設的圖書館的數目為何,並按圖書館類型列出分項數字;

(二)過去五年,由主要/小型圖書館取代流動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地點為何;

(三)有否計劃在現時所有只由流動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地區或屋h興建小型圖書館,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四)鑑於有市民向本人表示,現時港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但圖書館平日的開放時間一般最晚只是晚上八時,以致不少在職人士平日無法使用圖書館服務,當局有否計劃延長各區圖書館平日晚上的開放時間;

(五)鑑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曾在六間選定圖書館分館推行試驗計劃,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射頻技術)處理自助借還圖書館資料,以及協助搜尋館藏及把館藏分類,而該計劃的檢討結果初步確認全面應用射頻技術的需要,康文署是否已決定在各圖書館全面應用該技術;若是,最新的進展為何;及

(六)有否計劃效法深圳或台灣,在各區設立提供24小時服務的自助圖書館?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各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在過去五年新開設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共有六間,詳情見附表一。

(二)過去五年,新開設的圖書館主要是原區重置原有的圖書館,並擴大其面積和閱讀空間,及進一步提升該館的服務和設施。政府沒有計劃以這些新開設的圖書館取代現有流動圖書館服務站。

(三)康文署在設置圖書館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指引,以及有關分區的地理位置、交通配套和人口特徵;現有圖書館的使用情況;分區的基礎設施及社區設施的發展計劃;社區不斷轉變的需要(包括人口變化);以及服務的成本效益等。如情況適合,康文署會設置小型圖書館和流動圖書館以輔助主要及分區圖書館的服務。流動圖書館尤其能有效地為人口較少和偏遠地區的居民服務,以支援固定圖書館的網絡。由於以流動圖書車服務偏遠地區居民的方法具成本效益,政府沒有計劃以小型圖書館全面取代流動圖書館服務。康文署會繼續與地區團體合作設立更多社區圖書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具彈性和便捷的圖書館服務。

(四)政府理解市民對圖書館服務時間的訴求,自二○○九年四月一日起,所有主要及分區圖書館已延長及統一開放時間,由原來每周61或62小時增加至現時的71小時,為市民提供一星期七天的服務。在現行開放時間下,35間主要和分區圖書館在平日及星期六均開放至晚上八時,星期日則開放至下午五時,方便市民在下班後及週末有更充裕的時間使用圖書館服務。整體而言,現行開放時間的安排已照顧大多數市民的需要。事實上,過去三年康文署從每年一次的顧客聯絡小組會議收集的意見顯示,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受訪者滿意圖書館現時的開放時間。

  由於圖書館在運作上需要大量資源和人手,如要進一步延長各圖書館的晚上開放時間,須大幅度增加開支及人手編制。在平衡市民的需要及資源效益下,政府現階段並無計劃進一步延長圖書館的開放時間。

  我們會善用新技術與資訊科技,繼續積極拓展「無牆圖書館」,為市民提供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圖書館服務,當中包括24小時網上圖書館服務,讓?者能在家中透過互聯網檢示個人帳戶、翻查圖書館目錄、續借和預約圖書館資?、使用參考諮詢服務、閱覽電子書籍、檢索電子資料庫和瀏覽多媒體資訊系統的數碼化資料等。過去三年反映香港公共圖書館相關網頁/網上服務單次搜覽的數目見附表二。

(五)及(六)康文署自二○一一年底於六間圖書館推出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試行計劃,試驗項目包括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自助借書機、自助還書站及自動分揀書籍資料系統等,研究結果顯示有關技術能有效提升圖書館服務。然而,我們正研究全面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包括設立24小時服務的自助圖書館)的可行性,暫時未有確切的時間表。



2015年4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1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