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余少華主持「香港本土音樂文化」導賞講座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廣東音樂系列」請來香港音樂專家余少華教授,以不同角度探索香港音樂的語言與文化身分。一連六場講座將於二月至三月期間舉行,以上世紀初至七十年代為限,勾出一個香港音樂文化的輪廓。

  余少華教授談到部分講座內容,指出研究吳詠梅博士(梅姨,一九二五—二○一四)及其藝術,才發覺港澳粵樂音樂文化淵源之深。同樣,不看國內著名粵劇電影《關漢卿》(一九六○),不知省港粵劇自解放以來分道揚鑣,實已走開了好一大段路。自五十年代始,香港便是粵語、國語、潮語及廈語電影的全球製作中心,其中之音樂交錯影響深遠。南音早於二十年代進入粵劇和粵曲,在粵語電影中更是無處不在。而國語電影歌曲及時代曲約自五十年代已聞於粵劇和粵曲。各方言電影及粵語流行曲亦大量吸納其旋律。以上種種直指省籍、方言與音樂的關係,亦是建構一個城市文化身分的要素。余少華教授將於講座中就以上內容與參加者分享。

  詳情如下:

二月五日
講題:南音:吳詠梅博士一生的音樂啟示

二月十二日
講題:粵劇:從國產粵劇電影《關漢卿》回望香港粵劇

三月五日
講題:電影:國、粵、潮、廈語電影音樂的生產地——香港

三月十二日
講題:粵劇、粵曲、南音及粵樂的關係與生態

三月十九日
講題:流行音樂:從南音、粵曲、國語時代曲、粵語流行曲到中文歌曲

三月二十六日
講題:香港禮俗音樂與吹打(嘉賓講者:陳子晉)

  各場講座(粵語主講)均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舉行,門票每講四十元,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全日制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查詢詳情,請致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一或瀏覽網頁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_711.html?tab=tabs-2159;信用卡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購票:www.urbtix.hk。



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0時01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