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個項目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本港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黃大仙信俗、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古琴藝術,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該份名錄日前由國務院公布。

  因應國家文化部於二○一三年九月邀請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申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於去年十一月申報期截止前,在徵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後,向文化部提交了申報文件。

  是次成功申報的四個項目,涵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界定的「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和「傳統手工藝」等類別,具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並且在社區或相關範疇中具相當的代表性。

  該四個項目的內容簡介如下:
  
(一)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活動已傳承了超過二百年。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可以化解煞氣,帶來好運,所以在慶祝農曆新年、婚嫁、祝壽、祠堂開光、新屋入伙、迎賓、太平清醮、神誕等喜慶場合都會舞麒麟。自舞麒麟隨客家群體移入香港後,與本地傳統音樂和武術結合,發展出極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

(二) 黃大仙信俗
  黃大仙信俗初起於浙江金華地區,明清之際傳入嶺南。本港的黃大仙信俗奠基於一九一五年。一九二一年嗇色園正式成立,以管理黃大仙祠事務。經過百年傳承,時至今日,黃大仙信仰發展出宗教與慈善結合的特色,在香港以至海外華人社區廣為流傳。嗇色園一直配合社會發展創辦各類社會服務,體現「有求必應」的精神。

(三)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
  道家科儀音樂為傳統宗教儀式中採用的音樂,可分為「正一」及「全真」兩個傳統。道家的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在香港已發展多年,而蓬瀛仙館傳承的道教音樂,可說是香港全真道堂科儀音樂的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其科儀音樂在香港經過幾十年的傳承,發展出具本地特色的傳統,如科儀演唱的經韻腔調受粵曲、粵劇、廣東小曲及儒、釋等宗教音樂的影響。

(四) 古琴藝術
  古琴藝術包括古琴製作技藝,古琴製作雅稱「斲琴」,即把木削劈成琴器,當中需經「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九個步驟。本港的斲琴技藝奠基於浙派琴家徐文鏡,一九五○年代他將斲琴技藝傳予「蔡福記」樂器廠少東蔡昌壽,徐氏斲琴一脈,從此植根於香港。蔡昌壽開辦斲琴研究班,將技藝公開傳授本港琴人,使斲琴傳統手工藝在本港得以傳承。

  國務院分別於二○○六年、二○○八年及二○一一年公布了三批共1 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申報,並成功將粵劇和涼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二○一一年公布的第三批名錄中,香港有四個項目成功列入,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特區政府將會繼續致力保存和推廣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鼓勵民間參與,令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