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九題:大腸癌篩查
************

  以下為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謝偉俊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壎竻膚蔽灠炙瓣慦漁悜接祁苤G

問題:

  政府於本年七月回覆本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壎芵p已就本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展開籌備工作。據報,由於當局擔心醫療服務負擔劇增,所以把先導計劃的目標群組定為六十一至七十歲人士。此外,當局擬透過發放特別津貼,吸引醫生在周末加班進行大腸癌篩檢工作,惟醫生反應冷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先導計劃現時的籌備進展為何,以及何時可落實;當局如何提供更多誘因,以吸引醫生進行大腸癌篩檢工作;

(二)鑑於據報近期有數位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影視名人患上大腸癌,引起市民關注該年齡層人士患大腸癌的風險,以及鑑於有腸胃科專家指出五十歲是腸癌病發高峰年齡,而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都以五十歲為大腸癌篩檢計劃的起點年齡,當局會否重新考慮將先導計劃目標群組的起點年齡定為五十歲;及

(三)鑑於有報道指食用有問題的食油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而近期有數百家食肆被發現使用了從台灣入口而原材料源自香港的劣質豬油,當局有否研究劣質食油進入食物鏈有否增加本港大腸癌發病率;如有研究而結果如此,當局會否加快落實先導計劃;如沒有研究,可否馬上進行研究?

答覆:

主席:

  癌症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壎芺疰D。為了更有效地防治癌症,政府於二○○一年成立了高層次的「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委員會),由食物及壎竻膚蔽蠷嵽竷D席,成員包括癌症專家、學術界人士、公營部門及私人執業的醫生,以及公共壎耵滷M業人士。委員會轄下成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定期檢視及討論本港及國際間的最新科學證據,以便制訂適合本地有關癌症預防及普查措施的建議。

  在二○一一年,大腸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全港最常見的癌症。在該年本港共錄得4 450宗新登記的大腸癌個案,佔所有癌症新個案的16.5%;在二○一二年,大腸癌是癌症致死的第二大主因,共引致1 903宗死亡個案,相當於所有癌症致死個案的14.3%。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在五十歲後顯著增加,專家工作小組建議年齡介乎五十歲至七十五歲人士應與醫生商討,並考慮接受大腸癌檢查。隨茪H口老化和增長,預計大腸癌的新個案和有關的醫療負擔會在未來繼續上升。

  有見及此,政府在二○一四年《施政報告》和二○一四/一五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宣布在二○一四/一五年度起的五年內,撥出共約四億二千萬元,研究和推行先導計劃,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該先導計劃的目的是汲取本地有關大腸癌篩查的經驗,以及收集相關數據,從而提供以證為本的總結和建議,作為考慮應否及如何向更多市民提供大腸癌篩查服務的基礎。

  另外,由於大腸癌的風險因素與生活模式有關,專家工作小組指出透過奉行健康生活,包括多吃蔬果穀類等高纖維食物、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食、恆常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避免煙酒等,均有效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同時,市民應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大便出血、腹痛、大便次數異常等徵狀,應及早求醫。在這方面,壎芵p一直致力推廣健康生活方式作為主要預防策略,以減少由癌症等非傳染病對市民及社會造成的負擔。

  基於上述背景,現就問題的三部分答覆如下:

(一)及(二)壎芵p已於今年一月就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展開研究及籌備工作,並成立了一個由多個醫療界代表參與的跨專業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成員包括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相關分科學院、醫學會、基層醫療醫生、學術界及非政府機構的代表,進行先導計劃的籌備、實施、宣傳和評核等事宜,當中包括設定先導計劃的參加準則、篩查方法、資助模式以及運作安排等。

  專責小組轄下成立了四個工作小組,就不同的範疇為專責小組提供意見,包括(1)大便隱血測試;(2)大腸鏡檢查和評估;(3)篩查數據庫及電腦資訊系統;及(4)推廣和宣傳策略。專責小組及各工作小組定期舉行會議,正取得良好進展。專責小組初步選定採用較安全的大便隱血測試作為先導計劃的篩查方法,而發現大便有隱血的參加者會被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專責小組正研究分階段推行先導計劃,亦會考慮透過公私營合作的模式提供資助的篩查服務,以減少對現時公營醫療服務的影響。在籌備過程中,壎芵p一直與醫療界各持份者保持溝通,鼓勵業界積極支持和參與推展先導計劃。此外,專責小組亦已就推廣該先導計劃制訂未來的宣傳策略,以增加市民及醫生的參與。若相關策劃及籌備工作進行順利,預計最快可於二○一五年年底推出先導計劃。

  我們認為以先導計劃的模式為特定群組提供大腸癌篩查服務,除可收集成效數據外,亦可檢視篩查服務的實際運作情況,以及就其所需的醫療和人力資源作更準確的評估及運用,有助考慮日後應否及如何推展大腸癌篩查。因此,先導計劃將針對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而非所有五十至七十五歲的人士。

  至於其他未被先導計劃涵蓋的五十至七十五歲人士,為了自身健康虓Q,政府亦鼓勵他們應盡早與醫生商討考慮檢測大腸癌。鑑於所有篩查方法皆有其局限性,絕非百分百準確,市民考慮接受篩查前,應諮詢醫生,作適當評估,並清楚了解篩查的好處和潛在風險,以作出知情選擇。醫生方面亦有必要將接受大腸癌篩查的利與弊向求診人士全面講解,協助他們為個人健康作出最佳選擇。

(三)劣質食用油可能已被有害污染物,如苯並〔a〕芘、黃曲霉毒素及金屬雜質等所污染。這些有害污染物可引致癌症及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而可能對公眾健康造成危險。

  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一直有監察本港食用油的質素,以確保食用油符合法例規定和適宜供人食用。在二○一三年,食安中心透過恆常食物監察計劃從不同層面抽取了約450個食用油樣本作化學測試,測試項目包括苯並〔a〕芘、黃曲霉毒素、過氧化值及金屬雜質等,測試結果全部滿意。鑑於公眾對食用油安全的關注,食安中心將於未來一年加強抽驗各地的食用油,預計樣本的數目會較去年增加不少於百分之二十。

  因應台灣「劣質豬油」事件,食安中心撿取了約180個風險較高並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和豬油樣本進行化驗,除一個豬油樣本的過氧化值超出標準外,其他樣本結果都通過檢測。食安中心因應化驗結果作出的風險評估顯示,雖然食用有關食物可能會增加食物安全風險,但風險並不高,市民無需過分擔心。

  如上文所述,大腸癌的風險因素與生活模式有關。壎芵p會繼續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以預防患上大腸癌。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41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