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七月十二日)出席保良局蔡繼有學校2013至2014年度結業頒獎典禮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局長,有報道指有大學會為Non-JUPAS(「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封頂,星期一便是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預計這些決定會如何影響考生的前路,和你們教育局有甚麼回應?
教育局局長:其實一直我們都很尊重大學收生自主,他們的原則都是擇優取錄,這個大原則是不變的。我很開心聽到有個別院校因應自己的情況特別增加聯招(「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比例,讓應屆DSE畢業同學有多些機會。在尊重院校非聯招收生的安排這個大前提下,其實我要提一提,因為就算是非聯招招生對象,其實很多都是本地學生,包括例如透過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課程,或者重考生、副學士等等,所以他們都是我們本地人才培養過程的一部分。
記者:會否擔心影響其他院校都跟隨這方法,變相如你所講Non-JUPAS都是本地考生一個升學途徑,會否影響他們?
教育局局長:你看看其實每一所學校的聯招和非聯招的招生過程都有不同情況,所以通常學校就自己個別環境及因素去考慮,我覺得個別學校這樣做是充分反映他們考慮自身和社會的聲音而作出反應。
記者:局長,今年中學縮班縮了47班,比上年多了30多班。教協指你之前推出的「三保」方案並非太有效,指會和中學校長聯署和不排除要求你下台,你會如何和他們溝通?
教育局局長:大家都記得這個題目並非新事,已經幾年,在兩年前我們已和學界作出大家共同一個默契、一個安排、一個承諾,就是因應中學生人口下調的情況下,大家都擔心學校可能被關閉,或者老師失去工作,所以大家都接納了一個共同的安排,是幾年的一個計劃,不是個別一年的計劃,是一個「2-1-1」或「1-1-1」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特別安排了,第一,不會有學校因此需要所謂被「殺校」,我們說過沒有這個政策;第二,在這個大前提下,開班線我們盡量令到它的彈性較大,記得26人可以開兩班,51人可以開三班,這個盡量是「保實力、保學校」。至於老師方面,我們都有一個三年計劃,老師不會因為縮班的情況之下而失去工作,我們要保障他們的工作,受影響的一批老師,以往工作量太多有些工作做不到,或者新的措施需要推行,例如「生涯規劃教育」,我們需要新推的措施,這些老師可以多些加強這方面的貢獻,這是大前提。
每一年都會有不同情況出現,例如剛才提到40多班,如果你用去年的角度來看,初時大概在這時候,有指30班會受到影響,結果在未來的兩個月,同學和父母經過各方面再重新考慮,亦都有可能一些沒有參加中央派位的跨境學生在這個時候都會出來,去年的經驗指可能有30班會受影響,結果有12班真正受到影響,今次40多班,我都會相信要待九月才看得到。人口變化是一個大趨勢,我們大家都要一同努力去處理這個問題,我想這個是個大原則,但在這個教學方面、學校方面亦都有很多專業,我們都要尊重在一個大原則之下,個別學校在這方面的安排。
記者:預計今年DSE的競爭會否很激烈?局方會如何支援學生?
教育局局長:星期一就會知道結果,屆時我們看看實際的情況,不過我對香港的學生很有信心,以及我們的制度很有信心,屆時資料發表後我會詳細看看。
完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