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七題: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
****************

  以下是今日(七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健波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壎竻膚蔽灠炙瓣慦漁悜接祁苤G

問題:

  政府提出在未來五年撥款逾四億元,推行大腸癌篩檢計劃(篩檢計劃),資助無大腸癌徵狀的指定年齡組別人士,接受篩檢測試。政府於本年一月成立一個跨專業小組及數個工作小組,負責監督先導計劃的策劃、推行、推廣及評估工作。本年五月,食物及壎竻膚蔽囍V傳媒表示,大腸癌篩檢涉及的問題十分複雜,因此預計最早於二○一五年才能推出。篩檢計劃據報會分階段推行,首階段會先邀請65至70歲的市民參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上述的小組至今為篩檢計劃擬定的篩檢方法、服務模式及運作安排的詳情為何;未能在今年內推出篩檢計劃的詳細原因及所牽涉的技術性問題為何;各小組會於何時完成研究報告;在該等研究完成後,當局的後續工作為何;

(二)鑑於大腸癌患者多為50歲或以上的人士,但篩檢計劃首階段的服務對象只涵蓋65至70歲的人士,當中的考慮因素為何;分階段推行篩檢計劃的擬議詳情為何:當局如何設定各階段所涵蓋的年齡組別,當中有否研究篩檢計劃分階段推行引致屬較後階段所涵蓋年齡組別的人士,因未能及早獲得診斷患上大腸癌症而延誤接受治療的個案估計數字;

(三)鑑於據報當局會考慮與私家醫院合作推行篩檢計劃,以免影響公立醫院的日常服務,當局至今接獲私家醫院就篩檢計劃所提具體意見為何;會否參考醫療券的做法,向合資格人士派發大腸癌篩檢券;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其他考慮中的合作模式為何;除私家醫院外,當局會否尋求與大學的大腸癌教育中心及其他提供篩檢服務的機構合作;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當局會否收集篩檢計劃的有關數據和成立篩查資料庫,並進行系統性分析,以研究該計劃的成效,作為決定下一步的路向(包括研究擴大篩檢範圍至其他癌症或高危疾病)的參考;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癌症是香港一個重要的公共壎芺疰D。為了更有效地防治癌症,政府於二○○一年成立了高層次的「癌症事務統籌委員會」(委員會),由食物及壎竻膚蔽蠷嵽竷D席,成員包括癌症專家、學術界人士、公營部門及私人執業的醫生,以及公共壎舠M業人士。委員會轄下成立的「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定期檢視及討論本港及國際間的最新科學證據,以便制訂適合本地有關癌症預防及普查的建議。

  在二○一一年,大腸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全港最常見的癌症。在該年本港共錄得4 450宗新登記的大腸癌個案,佔所有癌症新個案的16.5%;在二○一二年,大腸癌是癌症致死的第二大主因,共引致1 903宗死亡個案,相當於所有癌症致死個案的14.3%。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在50歲後顯著增加,隨茪H口老化和增長,預計大腸癌的新個案和有關醫療負擔會在未來繼續上升。

  有見及此,政府在二○一四年《施政報告》和二○一四/一五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宣布在二○一四/一五年度起的五年內,撥出共約四億二千萬元,研究和推行先導計劃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檢。該先導計劃的目的是汲取本地有關大腸癌篩檢的經驗,以及收集相關數據,從而提供以證為本的總結和建議,作為考慮應否或如何向更多市民提供大腸癌篩檢服務的基礎。

  另外,由於大腸癌的風險因素與生活模式有關,「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指出透過奉行健康生活,包括多吃蔬果穀類等高纖維食物、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食、恆常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避免煙酒等,均有效預防或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同時,市民應留意健康狀況,如出現大便出血、腹痛、大便次數異常等情況,應及早求醫。壎芵p一直致力推廣健康生活方式作為主要預防策略,以減少由癌症等非傳染病對市民及社會造成的負擔。

  我現就問題各項回覆如下︰

(一)、(二)及(三)壎芵p已於今年一月就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先導計劃)展開研究及籌備工作,並成立了一個由多個醫學界代表參與的跨專業專責小組(專責小組),成員包括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相關分科學院、醫學會、基層醫療醫生、學術界及一個非政府機構的代表,進行先導計劃的籌備、實施、宣傳和評核等事宜,當中包括設定先導計劃的參加準則、篩檢方法、資助模式以及運作安排等。

  專責小組轄下成立了四個工作小組,就不同的範疇為專責小組提供意見,包括(1)大便隱血測試、(2)大腸鏡檢查和評估、(3)篩檢數據庫及電腦資訊系統,及(4)推廣和宣傳策略。專責小組及各工作小組定期舉行會議,正取得良好進展。專責小組初步選定採用大便隱血測試作為先導計劃的篩檢方法,而發現大便有隱血的參加者會被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專責小組正研究分階段推行先導計劃,亦會考慮透過公私營合作的模式提供資助的篩檢服務,以減少對現時公營醫療服務的影響。若相關策劃及籌備工作進行順利,預計可於二○一五年年底推出先導計劃。

  我們知悉「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年齡介乎50歲至75歲人士與醫生商討,並考慮接受大腸癌檢查。在考慮運用公共資源推行大型的篩檢服務之前,我們認為應該以先導計劃的模式推展,先為選定的群組提供資助的篩檢服務,除收集實際推行大腸癌篩檢的成效數據外,亦可檢視篩檢服務的實際運作情況,以及就其所需的醫療和人力資源作更準確的評估,有助考慮日後應否及如何推展適合本地的篩檢流程。因此,先導計劃將資助特定年齡組別的市民,而非所有50至75歲的人士。我們將會適時公布先導計劃涵蓋的年齡組別以及運作細節。

  至於其他未被先導計劃涵蓋的50歲至75歲人士,為了自身健康虓Q,政府亦鼓勵他們盡早與醫生商討考慮檢測大腸癌。鑑於所有篩檢方法皆有其局限性,絕非百分百準確。市民考慮接受篩檢前,應諮詢醫生,作適當評估,並清楚了解篩檢的好處和潛在風險,以作出知情選擇。醫生方面亦有必要將大腸癌篩檢的利與弊向市民全面講解及分析,協助他們為個人健康作出最佳選擇。

(四)要制定合適的防控癌症政策,我們必須掌握適時及準確的癌症數據。目前,醫管局的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統計中心)負責收集香港整體人口的癌症數據。統計中心每年審核多達30萬宗與癌症相關的資料,包括來自醫管局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公立和私家醫院癌症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以及死亡登記資料。正如上文所述,我們相信先導計劃可提供更多大腸癌篩檢的有用資料及數據,有助政府進一步完善應對大腸癌的防治措施。

  從公共壎籵井蛈茖央A在決定是否就大腸癌或其他癌症推行全民普查計劃前,政府須考慮多項關鍵因素,包括疾病的普遍性、測試的準確程度和安全性、計劃是否能有效減低該疾病的死亡率、推行普查計劃的可行性,醫療系s的資源以及市民的接受程度等。其基本考慮原則就是,普查對整體市民所帶來的影響是否利多於弊。當局會繼續根據科學證據、專家建議和實際情況,考慮和制定預防主要癌症的公共壎舠僧I。



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2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