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改善教育施政和增撥教育經費」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六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改善教育施政和增撥教育經費」議案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就葉建源議員提出「改善教育施政和增撥教育經費」的議案及陳家洛議員、黃碧雲議員和張超雄議員的修正案,我想在此作初步回應。

  政府投資教育的決心一直堅定不移,目的是希望加強培育下一代,促進年輕人向上流動,而香港學生在多個國際研究中的表現均名列前茅。剛才葉建源議員提到,去年十二月公布的「201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結果顯示,在65個參與國家或地區中,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科學能力位列全球第二位,數學能力則排行全球第三位,我簡稱「223」,究竟有否進步呢?三年前同樣的排位是「334」,所以我要特別強調,我們的同學、老師、學校實際上有很多努力,達到不斷改良、改善。

  特區政府自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以來,在各級教育層面推出了多項重大政策措施,教育開支大幅增加。在二○一四至一五財政年度教育撥款預算總額為754億元,其中經常開支撥款達671億元。這開支撥款與一九九七至九八年度的373億元經常開支比較,增加近80%,增幅高於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61.5%累計增長率。

  或者我以過去較短的年份看看,就經常開支,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是555億元,二○一四至一五年度是671億元,加了116億元,不可以說是少。所以我們在投資經費方面,是特別重視,是以實際行動來表示。

  香港教育開支一向佔整體政府開支的重要部分,開支比率遠高於很多已發展國家。在二○一四至一五財政年度,香港的教育佔整體政府開支的18.3%,而其中經常開支,與剛才葉建源議員提到的數字有所出入,是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的21.8%。根據最新公布的數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投放在教育的公共開支,平均只佔整體國家公共開支的13%,遠低於香港的比率,而經合組織國家有關的比率在過去數年亦出現下降的趨勢。

  另一方面,有提及香港投放在教育的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為3至4%,低於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約6%。我在此要再一次指出,在比較各地的教育或其他公共開支時,國際的做法,一般會以兩種方法同時計算,一是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二是有關政府開支佔整體國家/地區政府開支的比率。兩種計算方法相輔相成。我剛才已說過,香港教育經常開支是遠高於經合組織國家的13%。以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來比較,我們要了解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奉行低稅制的原則,並竭力將整體公共開支總額的比例控制在本地生產總值的20%或以下,而經合組織國家/地區整體開支總額一般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0%甚至50%;因此,純以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來指香港不重視教育,是不全面和不公平的看法。要留意的是,經合組織國家在計算教育總投放額時,我再強調,不單只針對政府開支,也包括非政府資源,例如大專院校所收的捐款及學生學費等。而我們只計算政府的開支,兩者不可作直接比較。

  再提到教育政策部分,我們同意有很多可以檢討和改善的地方,包括檢視現行政策的實施情況,推行新措施配合社會不斷的發展和在適當的地方增加經常性或非經常性撥款,提升整體教育質素。我們對教育的使命是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可以啟發潛能,為全人發展,終身學習奠定一個很強的基礎,使他們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本年度的《施政報告》在培育下一代和扶貧助弱的重點下,推出一系列涵蓋幼稚園、小學、中學、職業及專上教育的新措施,包括增加幼稚園學券資助額、加強支援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提升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增加對清貧學生的資助、協助中學加強生涯規劃教育,以及加強職業及專上教育等。

  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與學界保持緊密聯繫,攜手落實各項新教育措施,繼續致力提升香港整體的教育質素。主席,我會在聽取議員的意見後,再作詳細回應。

  我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38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