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在香港環保卓越計劃頒獎典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五月二日)在香港環保卓越計劃頒獎典禮的致辭全文:

林超英主席、各位嘉賓、朋友:

  大家好,很多謝超英(林超英主席)一段很開心,又很發人深省的開場白。我相信大家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典禮,與大家一起見證不同界別及機構的環保成果以至創新的意念。我特別多謝來自廣東、廣州、深圳及澳門的朋友,大家一起出席今日的典禮,衷心向獲獎團體恭賀。

  「香港環保卓越計劃」自二○○八年推出以來,越來越受工商業界及相關團體的支持,超英主席也提及,參與機構的數目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好的表現,體現了港人在環保行動的推行,已成為各企業、團體日常運作中的一部分。我在此特別多謝大家對這個計劃的支持,更重要的意義是大家落實環保工作,令香港環境越來越好。

  二○一四年計劃的主題是?環保節能 惜食減廢」。大家也知道,香港雖然在廢物管理方面有一些成就,但似乎當前以至未來所面對的挑戰也不少,需要大家攜手合作去理解、去推前。環保是本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政府去年已推出了兩個全面的環保藍圖,一個與廢物管理相關,一個則與空氣質素相關。第一個是《香港資源循環藍圖》,闡述香港未來十年整全藍圖,包括廢物管理相關的策略和措施,重申減廢為先、基建並行的策略,並訂立了十年減廢四成這進取的目標,希望與大家一起逐步落實。另外,我們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亦訂下清晰目標、時間表及路線圖,於二○二○年大致達到新訂並提高了的空氣質素指標水平。

  今天想跟大家多談一些廢物管理方面的挑戰。我們的策略是「五管齊下」,即包括源頭減廢、惜食、乾淨回收,以至末端處理,包括轉廢為能及壎肭龠鞢A這五者缺一不可。

  首先,今日出席的朋友,相信大家都會理解源頭減廢的重要性。正如超英所言,你們大家都是社會環保方面的精英、先鋒。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在當前環境,大家如何幫忙讓你們身邊的朋輩也一起更大力、更深化推動環保減廢的行動呢?外地的經驗顯示,除了一些?項及教育外,透過經濟槓桿原理,即廢物按量徵費是一個重要的手段。這個「多棄多付」原則,即棄置多些垃圾便要多付,如大家能減少產生廢物,便可以節省多些錢,這個道理相信大家也明白。政府正推行相關政策,希望與市民、各行各業一起加強減廢、回收,當中我們最近推出了一個先導計劃,與七個屋h的數千近萬住戶一起去進行一個先導計劃,希望收集到更具體、更實質的數據,作為推行廢物按量徵費政策的依據。

  第二方面,是減少廚餘。我希望大家越來越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因為在我們的堆填區內,平均來說大約有四成垃圾與廚餘相關的。我們每天有大約九千公噸都市固體廢物運往堆填區,當中三千多噸為廚餘。政府於今年二月公布了另一個計劃,名為《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是第一次很清楚、全面地勾劃出香港如果要對應廚餘及相關園林垃圾應如何去做,希望大家抽一些時間看一看這個計劃。同時,我們早前推出了「惜食香港」運動,大家都開始認為「大撠迭v的形象已深入民心,這個形象是希望提高大家在日常生活、以至工商業的環境下如何能夠更珍惜食材、減少廚餘。「惜食香港」運動有約章及大使計劃,希望大家一同參與、一同落實、一同推廣。同時,我們支持食物捐贈,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可以支持社會的基層市民,同時減少廚餘產生。

  第三方面是關於回收,政府加大力度推動社會乾淨回收方面的工作,包括在五區設有先導計劃,設立社區環保站,委聘相關的非牟利團體一同營辦,加強社區教育,亦推動社區的回收工作,讓綠色環保生活能夠扎根社區。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出,我們會擴大這方面的工作,將社區環保站擴展至十八區,每一區都設立一個社區環保站,一同推展環保回收的工作。當中第一個將會落成的社區環保站位於沙田,預計在本年內落成。其他各區的環保站亦會在不同階段逐步實現。除了我們所指的乾淨回收之外,我們有一個推動回收業可持續發展的督導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跨部門統籌,就如何支持回收業界健康長遠發展,我們正聽取業界的意見,希望盡快推出全面支持回收業的策略,當中包括預留十億元設立「回收基金」,希望支持回收業的健康發展,減低堆填區的壓力。

  儘管政府在各方面減廢回收加大力度,大家明白,實事求是,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廢物處理方面的基建議題,從過去一、兩屆政府至現在,已經討論了相當長的時間,已經討論了約十年,現有堆填區的容量飽和問題可以說是迫在眉睫。雖然我們不斷與大家一起從源頭減廢、支持回收,但始終與世界任何一個先進國家一樣,都會有剩餘廢物需要末端處理。末端處理不外乎是廢物的轉廢為能或壎肭龠鞢A這兩方面都需要並行。我們每日產生的廢物在回收減廢後有數千噸,另外還有建築廢物,所以大家要明白支持環保、支持回收,亦要務實、仍有理想,這事宜需要逐步推行。

  我很高興今天可以與各位得獎機構或得獎者見面,你們在日常環境方面,能夠履行各方面的社會責任,落實環保與創意,亦是業界的典範、精英。同時,我多謝環境運動委員會主辦今次香港環保卓越計劃,推動各界落實綠色管理,以及推動創新環保。

  香港的環保政策能否進一步推展成功,有賴政府及各界一起齊心合力、逐步向前。最後,我期望今日參與的企業、團體,不同的機構,不論規模是大、中或小,不分界別,大家與政府一起做好環保工作,締造香港成為一個惜物減廢、低碳環保的香港,亦千萬不要做「大撠迭v!

  多謝大家。



2014年5月2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0時4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