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三月二十一日)出席香港與瑞典馬爾默市簽署可持續發展約章附錄的儀式後,就廢物處理、香港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及大浪西灣事件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環境局局長:今日是香港與瑞典馬爾默市(Malmö)有關可持續發展環保合作約章增添附錄,以確認香港科學園公司作為約章第三方的正式身分。這約章在二○一一年簽署,主要是促進香港及馬爾默市兩市之間在可持續發展及環保方面的合作交流。過去關注的議題包括廢物管理及相關的轉廢為能科技、節能、環保建築方面的合作,這些都是我們共同關心的議題。

  我們最近與立法會議員前赴歐洲考察,其中一個考察城市是瑞典馬爾默市。當時,我們看到該城市整全的廢物管理策略以至現代焚化設施、轉廢為能科技,均能給香港很好的啟示。他們的政策是,如果要應對香港的廢物管理問題是需要多管齊下,即減廢、回收,以至相關設施都要一同進行。

記者:今日有環團舉行聯合記者會,擔心一旦政府的「三加一」方案,即「三堆一爐」方案在立法會通過後,會輕視減廢工作。他們具體要求政府承諾在二○一六年前推行垃圾按量徵費及立法禁止回收物料送到堆填區,會否在這方面正面回應環團的憂慮?

環境局局長:我留意到相關數個環團今日的聲明。第一,有關環團確認香港在(廢物)末端處理方面設施的需求緊張,他們也看到這方面的危機,政府與社會亦一同正視面對「三堆一爐」在時間上的迫切及緊張的需要,大家要了解這事情。當然,我明白大家對政府及社會推行廢物管理策略應要多管齊下,各方面同時進行,我們與他們有相同理念,所以去年我們推出香港資源循環十年藍圖,正正與他們的理念一致,即是在減廢、處理廚餘、支持回收業、轉廢為能以至壎肭龠鞢A五管齊下一同進行。

  根據我們的藍圖,有一個清楚的時間表,譬如大家關注的垃圾按量徵費,藍圖已提出目標,根據現時的進展,大約會在二○一六/一七年度完成立法工作,所以這跟環團所說的大同小異。不過,我們更希望盡早落實這方面的工作,因為參考歐洲的經驗,廢物按量徵費是支持各方面減廢回收的重要支柱。我們現在正待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今年第三季提交相關報告予環境局跟進。

  同時,我們會抓緊時間,譬如今年中我們會進行一些先行先試計劃,在一些屋h試驗不同按量徵費方法,(了解不同方法)如何影響大家減廢回收,所以我們是相當積極。我相信環團的意思是,他們覺得應該是整個社會,而不單是政府,大家均應認真面對這個問題,一齊多管齊下。

記者:向南方電網買電,會不會預計到將來因為要建造很多跨海電纜等等,令消費者要付很多錢?另外,因為你提及可再生能源是三成三,其實南方電網其餘的成分為何?

環境局局長:你有兩個問題,一是關於成本或價錢方面。根據我們提出的諮詢文件,我們對兩個方案的相關基建成本都有初步估算,當然大家明白這些需要大家選擇了方向後再深化研究,才能夠落實一些比較具體的細節。所以你剛才提到的類似跨境電纜等等,經已反映在我們現在文件所提到的價錢比較。我們的結論是兩個方案,一個是本地做多些基建,另一個是牽涉一些跨境基建,兩個(方案)的成本比較已經包含在內。所以我們的結論是兩個(方案)都要有社會的付出,因為這些都是舊的機組要退役,新的一些基建要進場。我們作了一個比較,而結論是兩者相差不遠。至於你另一個問題,可否重複一次?

記者:南方電網三成三是可再生能源,其餘的成分為何?

環境局局長:南方電網現時的成分,水力發電加風能大約佔三分一;核電約佔百分之六;其餘是一些火力發電,包括煤及天然氣等,這是我們取得的資料。但我們了解,方案一是指約十年後網對網的發展,故此我們除了要了解目前的比分外,大家也要了解其未來發展方向。正如我早前所說,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會增加多些清潔能源作為比分。譬如,據我了解他們的水力發電及風力發電比例,十年後會較現時的三分一更高。所以大家要明白這方面的方向,而且大家共同做法是減少比較高污染的燃料作發電。大家都明白,我們有共同目標是減少整體區域的空氣污染,這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因此我們即使用方案一,即以網對網跨境的互相合作,整體來說,區域的空氣污染不會因此而有顯著的影響。

記者:有一些團體指出空氣污染問題,方案一是將責任轉移內地,你有何看法?另外是可靠性的問題,擔心高峰期時會一齊「扯電」?你們又有何看法?

環境局局長:你有兩個問題,我想宏觀一點說,網對網區域合作或跨邊界供電並非新事物,在美國、加拿大也有這做法;在歐洲,法國、英國、荷蘭也有這做法,德國也有。所以你所指的事實是,很多時在個別地方不可完全自給自足,某些事一定要外求時,會有你提到的結果,所以這方面我們不會逃避。但要明白這做法並不是全新的事物,我們現時亦有兩成三的電力是跨境,雖然是指核電,都是跨境合作。在某些方面,因為香港本身有土地和其他限制,所以我們有外求、有合作,所以大家可以正面看這事情。另外,你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穩定性方面。剛才已提及,在其他地方例如美加都是靠跨境水電去做的,在歐洲很多是跨境,有些是風電合作。當然大家明白,這些可再生能源是有季節上的差異,但整體來說大家在技術上有方法能夠令(電力供應)有足夠穩定性。澳門雖然不可以直接與香港比較,但澳門現時本身供電的穩定性相當高,在文件提及的幾個城市中,澳門是其中一個比較高穩定性的城市。這方面,如果香港定了某個方向,技術方法是能夠補足跟進的工作。

記者:向南方電網買電只是三成,剛才提及南方電網發電燃料的breakdown,這是不是隱瞞了當中增加了核電的比例?以及公眾是無法監察當中用了多少可再生能源,因為單是提及三成是向南方電網購買,公眾是看不到當中用甚麼燃料。

環境局局長:這些資料我們盡量與大家分享,因為整件事當然有複雜性存在,雖然文件扼要簡單,但如果社會有需要的資料,我們應該盡量令大家了解整件事從而選擇方向。我想說的是,即使是剛才提及的幾個外地(國家),如歐洲的一些跨境聯網,他們每個城市或國家都有不同的能源組合,都是主要以網對網的供電,當然要明白有關城市當中都有核電、燒煤及其他的成分。這只能夠清楚指出別人是這樣,我們如果是網對網是分不到當中的成分,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因此沒有隱瞞的問題。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剛才已提及南網未來的能源組合成分是會趨向更清潔,譬如以我理解,他們在可再生能源、水電加風能的比例較現時更高,所以這些是一些客觀資料讓大家考慮。香港自己的能源組合,核電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三,比內地的平均值更高,所以大家要明白這些都是很客觀的事情,大家可以實事求是地看待。

記者:局長,你昨日與鄉議局會面,談及西灣村及「三堆一爐」,可否談談現時最新的進展為何?鄉議局方面有沒有一些具體的反應,是支持還是不支持?

環境局局長:環境議題需要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因此我們建立一個新的做法,鄉議局的代表與環境局/環保署的代表會透過一些不定期的會議加強溝通,但會議以閉門形式進行,我們認為大家在這種形式下可以更坦誠地就一些不同政策溝通和探討,因此我未必適當談及太多相關細節。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希望對一些共同關心的議題,包括西灣,大家希望尋求一些出路,令事件可以達至多贏。

記者:西灣村的官司是不是無法解決?會不會雙方有妥協的空間?

環境局局長:我認為在這個機制下,希望大家加強溝通,希望能夠包括一些鄉郊及環保相關的議題可以盡量尋求一些出路,是正面及可以多贏的。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4年3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0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