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范國威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壎竻膚蔽灠炙瓣慦漁悜接祁苤G
問題:
據報,非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分娩後欠交醫療費用的總額去年超過1,000萬元。該金額較前年上升逾七成,並佔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去年醫療費用呆壞帳撥備的兩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上述個案的宗數和欠款總額,並按公立醫院列出分項數字;當中有多少宗個案涉及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以及欠款總額為何;
(二)是否知悉,醫管局現時向非本地孕婦追收欠款的程序;過去五年,醫管局每年就多少宗個案採取追收行動,以及當中全數收回欠款的個案數目及款項總額為何;醫管局有否檢討追收行動在某些個案成功但在另一些個案失敗的原因;
(三)是否知悉,醫管局有否分析欠款的非本地孕婦的特徵(包括原居地及分娩前在香港逗留的日數等);如有,結論為何,以及會否利用有關的分析結果制訂機制,密切監察有較大機會欠款的非本地孕婦;如否,原因為何;
(四)是否知悉,醫管局現時有何措施防止非本地孕婦欠款,以及會否推出新措施;如會,詳情及實施時間表為何;如不會,原因為何;及
(五)鑑於有市民建議政府訂立法例,規定欠款的非本地孕婦再次入境時,須即時付清欠款(包括利息)並繳交相同金額的罰款,否則予以檢控或拒絕入境,當局有否評估該建議是否可行,以及會否採納該建議;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本港的醫療系統主要為香港居民而設。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特定的情況下,例如病者危在旦夕或需要截肢的情形,或在服務有餘額時,會為非本地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但會按收回成本原則向他們收取費用。
就問題各部分,我回答如下:
(一)非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的分娩欠款宗數及金額,可參閱附表。
醫管局並沒有分項統計在以上的非本地孕婦欠款個案中,涉及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數目。
(二)至(五)醫管局認真對待所有欠款個案,並會在適當情況下採取法律行動,向法院提出申索。自二○○五年九月一日實施非符合資格人士產科分娩服務套餐式收費起,醫管局經小額錢債審裁處或區域法院提出申索及收回欠款的情況如下:
累計至二○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提出申索 收回欠款
金額(百萬元) 97.1 14.1
個案宗數 3 290 556
當中部分個案無法追回欠款的原因包括:病人未有提供詳細住址、病人表示有財政困難及病人已離開香港等。醫管局注意到欠款的非本地孕婦,主要為臨盆前才到急症室求診的內地孕婦。
醫管局不時檢視欠款的情況,並採取適當措施,以收回應收的款項。除了上述的法律程序外,醫管局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減少拖欠醫療費用,這些措施包括:
(i)在病人住院期間,每星期向他們發出臨時帳單,病人出院後會定期發出終結帳單;
(ii)要求所有入院病人提供聯絡資料,包括住址及電話(包括在香港以外的聯絡資料);
(iii)在病人出院前及出院後,致電要求病人或其家屬及早清繳帳單;
(iv)除緊急個案外,入住公眾病房的非符合資格人士在入院時,須繳付四萬七千元的款項作為按金;
(v)向接受醫療服務而遲繳醫療費用人士徵收行政費;及
(vi)不會為仍然拖欠費用的非符合資格人士提供非緊急醫療服務。
有見部分非本地孕婦欠款後會離開香港,返回內地,醫管局除了於香港法院採取法律行動外,亦會嘗試通過內地法院追收欠款。
醫管局會密切檢視各項措施和法律程序的成效,亦會與各相關單位保持聯繫,按需要採取適當的進一步措施,以保障相關的公帑收入。
完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