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在香港模具及產品科技協會理事會就職典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十二月二十日)在香港模具及產品科技協會二○一三至二○一五年度理事會就職典禮的致辭全文:

蔣(麗苓)理事長、楊(益)副部長、各位嘉賓:

  我很高興今晚出席香港模具及產品科技協會的就職典禮。我先在此祝願新一屆理事會同人繼往開來,會務蒸蒸日上。

  最近有關嫦娥三號和玉兔號的登月報道,相信大家看後都十分鼓舞。一來看見我國的登月成就,見證我們的太空科技媲美甚至超越世界其他科技強國。另一方面亦見證中央大力支持進一步發展創新科技,這直接或間接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和挑戰。Neil Armstrong曾說過:「I think we're going to the moon because it's in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being to face challenges. It's by the nature of his deep inner soul ... we're required to do these things just as salmon swim upstream.」。所以我們要「無懼」挑戰,迎難而上。

  要搶佔商機必須勇於創新。在知識型經濟中,創新科技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各個部門,一直分工合作多管齊下,建立合適的生態環境,讓科技產業逐步茁壯成長。我們一方面增加大專院校的科研經費,累積上游科研成果,培訓科研人才;另一方面,我們資助和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稅務優惠,同時透過科學園和數碼港等機構培育新創公司。下一個階段,我們會推動知識產權的貿易和管理及引領更多私人資金投入新創產業,為香港帶來新景象。

  早前我出席投資推廣署首次舉辦的全球創業大賽「StartmeupHK創業論壇」。論壇吸引了超過530人參加,有創業人士,也有投資者,不少更是專程來香港參加這個論壇的。我們希望透過創業計劃讓甚具影響力的企業獲得資本、知識及社會資本,助其發展環球業務,同時亦希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創業及創新中心,令香港的經濟及社會更繁榮。

  過去兩、三年,越來越多新創企業在香港成立,有本土企業,也有外來企業。單計算投資推廣署支持的外來新創企業數目,在二○一○年至二○一三年期間上升了61%(從31個增加到50個),本地新創企業為數更多,不少從事創新科技。同時,本港為新創企業提供的共用工作空間或培育中心的數目亦由三個增加到18個。

  StartmeupHK這項全球比賽在七月推出後,在不足兩個月內,參賽申請蜂擁而至,收到來自39個經濟體系共384份參賽申請,反應非常熱烈,顯示越來越多創業人士認為香港是亞洲重要的新創企業樞紐。在論壇當日,12位決賽入圍者向與會者介紹其研發項目,創意十足,令人印象深刻,大會更邀請了幾位世界級知名講者和大家分享經驗。

  StartmeupHK這活動是我們全方位推動科技產業的重要一環。StartmeupHK吸引海外一流新創企業進駐香港,造就一個讓海外和本地創業家互相連繫、互相學習、互相競爭、交換意見、發掘合作的機會。同時,StartmeupHK也有助吸引各地更多大型風險基金和天使基金,留意香港科技產業的發展和成績,增加有潛力的本地新創企業取得私人投資的機會。未來,我們會繼續舉辦StartmeupHK活動,希望香港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匯聚全球創業精英的地方。

  知識產權是推動科技產業的另一項重要的配套工作。知識產權署早前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簽署專利領域的合作安排,為在香港推行「原授專利」制度奠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希望利用香港法律制度和金融方面的優勢,把香港發展成區內創新及科技樞紐,以及知識產權貿易和管理中心。知識產權貿易和管理中心除了可以為新創企業提供更好的知識產權保障外,也有助增加企業融資和投資者套現的渠道,令投資者更願意投資科技產業。

  我認為政府在過去多年多管齊下地改善各方面的配套,加上業界一直默默耕耘,這個新興產業的基礎正漸漸鞏固。有了好的基礎,再配合香港企業一向在系統集成方面的優勢,我相信在機會來到的時候,科技產業會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另一動力,也會為年青人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我在此鼓勵大家把握條件,在香港優勢下,面向國際,放眼世界。政府將繼續與業界緊密合作,攜手推動本港科技產業的發展。我藉此機會,再次祝願協會會務興隆;並預祝各位聖誕快樂!



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0時4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