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出席可持續發展委員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社會參與過程地區討論坊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出席可持續發展委員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社會參與過程-「減廢-收費.點計?」的地區討論坊的開場發言:

  大家早晨!多謝陳智思主席。我跟陳主席已認識了一段較長的時間,主要是因為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工作。當年大家記得「沙士」(SARS)之後,滿城熱切討論「屏風樓」、「發水樓」等議題,政府當時亦委託陳主席在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討論,我亦有參與其中。上次討論的議題是樓宇如何節能減排,也有邀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幫忙;過去兩次我也有積極參與,今次更加要參與,因為這是一個影響香港七百多萬市民的議題。

  政府於今年五月推出了十年的《資源循環藍圖》,就如何應對廢物方面的問題,由源頭減廢、「惜食香港」、支持回收、轉廢為能,以至壎肭龠韙帣M潔運輸,這五方面是任何城市都需要處理。今日主要是討論源頭減廢,如何能透過廢物按量徵費去減少廢物。大家要明白,香港每人每日產生的廢物量是很大,我們的《資源循環藍圖》開宗明義說明了相比台北、南韓或日本,我們每人每日的垃圾量比他們多出四成至八成,這是很大的數目,同樣台北都是華人居住,生活模式也相類似,為甚麼我們每人每日的垃圾量會平均多出四成至八成呢?這正是因為當地在十多至二十年前實施了廢物按量徵費政策,這是很重要的,是減費政策的中流砥柱。在這方面香港是較為遲起步,但剛才同事也提及到,上屆政府諮詢過市民,看到主流民意是支持這方面的,但如何落實相關細節是複雜,所以今次討論如何減廢、如何徵費,是按量收費,即垃圾量多就需要付多一點錢,垃圾量少就可以節省一點錢。較早前我到台北跟一些朋友傾談,實施按量徵費後,每個月一家三口的家庭收取的費用是很少的,折算港幣約十元,因為當中可以分類回收。有關徵費是屬於經濟槓桿,等同於現時在超級市場索取一個膠袋要付五角,大家其實應該已經改變了習慣,不再索取膠袋,所以超級市場的膠袋節省了九成,這方面對大家的生活支出其實很少。在香港的環境,有很多高樓大廈,有物業管理的大廈佔的比例也大,有別於台北和南韓,如何想出一套方法切合香港的情況,正正是我們今次透過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由下而上,收集地區智慧,如何去制定有效政策去改變大家的習慣,要有計劃和配套,以及有甚麼方法能夠方便大家可以減少亂棄丟垃圾的顧慮,各方面都是要透過大家的地區智慧。

  今日很高興有不同持份者出席,有區議員代表、地區人士、屋h代表、工商業界、環團,以及從事環保業界的代表,也有學者及婦女團體,以及專業人士。今日是一個很好和很均衡的參與,最重要是去思考香港真正是需要有一個改變以減少垃圾的產生,減少大家在這方面過分浪費的習慣,透過簡單的經濟手段,令香港未來更加環保。今天很希望可以聆聽大家的意見,我暫時說到這堙A希望大家堅持香港面向一個減廢環保的未來,不要做「大撠迭v,希望大家幫忙思考一下有甚麼方法去落實有關政策,令香港更加環保。多謝大家。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26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