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首份報告(附圖)
*********************

下稿代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出: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檢討委員會)今日(五月二十八日)發表首份有關預防兒童死亡事故的報告。檢討委員會檢討了在二○○八年及二○○九年發生的兒童死亡個案,並在報告提出二十一項建議,以預防可避免的兒童死亡事故。

  檢討委員會主席梁乃江教授說:「這些死亡事故,奪去我們兒童的生命,令人悲痛。檢討委員會在檢討每宗兒童死亡個案時,都十分傷感。但我們很希望檢討工作能幫助防止這些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他補充說:「各政府部門、機構和服務單位的積極參與和正面回應,令檢討委員會能順利了解相關的服務系統及運作情況,找出其中良好的做法和汲取經驗,並提出改善的建議。檢討過程亦促進了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以預防可避免的兒童死亡事故。」

  這次檢討涉及於二○○八年及二○○九年發生的二百三十八宗十八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包括死於自然(一百五十六宗)及非自然(八十二宗)因素。所有個案均屬於已向死因裁判法庭呈報的個案。

  在兒童死於非自然因素的個案中,最多是死於自殺(二十六宗),其次是意外(二十三宗)及遇襲致死(十八宗)。

  在二十六宗兒童╱青少年自殺的個案中,十九名從高處躍下喪命。最年幼的自殺個案涉及九歲的兒童。檢討委員會提出了七項預防兒童╱青少年自殺的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鼓勵兒童╱青少年當遇有朋輩向他們表示想自殺時,要及時求助;以公眾教育教導家長應該因應子女的能力加以培育,並培養子女建立面對失敗的抗逆能力;以及優化學校的生命教育及生活技能訓練課程,以加強學生解決問題及抗逆的能力。

  在二十三宗致命兒童意外個案中,有十二名兒童死於交通意外。檢討委員會提出了三項預防致命交通意外的建議,包括以道路安全運動加強行人的道路安全意識,尤其是學前兒童、跨境學童和從內地新來港的兒童。至於其他致命兒童意外個案,檢討委員會建議以公眾教育提高家長的意識,將有毒物質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及對兒童頭部受傷的症狀提高警覺及留意即時處理。

  另一方面,有十八名兒童遭受襲擊而喪生,其中十三宗個案的施襲者是當事兒童的父母。檢討委員會提出了五項建議,防止此類慘劇再度發生,包括以公眾教育提醒家長有責任好好照顧子女,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沒有權利奪去子女的性命﹔以及請大眾提高警覺,當發現為人父母者有跡象或作口頭威脅要自殺或傷害他們的孩子時,必須謹慎看待。

  梁乃江教授衷心感謝相關機構、團體及政府部門曾經協助及參與檢討工作的前線工作人員、專業人員及管理層。

  在檢討過程當中,社會福利署(社署)、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及服務機構已向檢討委員會作出回應,並致力完善有關服務。

  各方對檢討委員會提出各項建議的回應已收錄於檢討委員會的報告內。該報告已上載於社署互聯網頁,請瀏覽www.swd.gov.hk/tc/index/site_whatsnew。

  社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馮民重接獲檢討委員會的首份報告後表示:「我們非常感謝檢討委員會作出的努力,並認同檢討兒童死亡的機制,有助促進改善和優化現行保護兒童及兒童福利服務系統。」

  他說:「社署接受檢討委員會提出的建議,並會繼續促進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以保護我們的兒童。」

  社署非常重視防止自殺的工作,每年都舉辦一系列以「凝聚家庭、齊抗暴力」和「正向思維」為主題的大型宣傳活動及地區活動。除透過家庭生活教育鼓勵社區人士以積極態度面對逆境外,亦為家長舉辦針對性的小組和活動,裝備他們協助子女建立抗逆力以面對失敗。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亦透過轄下的自殺危機處理中心,鼓勵有輕生念頭的兒童盡快向身邊可靠的成年人或專業人士求助。

  為預防兒童因襲擊致死,社署除了舉辦以上的大型宣傳活動及地區活動外,亦製作了一輯以「擁抱希望、珍惜所愛」為題的電視宣傳短片、電台宣傳聲帶以及海報,向市民傳遞「愛惜子女、愛惜自己、愛惜生命」的信息。社署亦資助了三個「網上青年外展試驗計劃」,在互聯網上主動接觸邊緣及隱蔽青少年,並推行預防、發展及治療的網上服務,包括發展網上教育,以協助青少年提高網上交友的安全意識。此外,社署亦製作了一張宣傳單張,鼓勵因意外懷孕而面對困難的婦女及早求助。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