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香港藝術館舉辦大型華人當代藝術展(附圖)
********************

  一項集三十七位內地、台灣、香港及海外華人藝術家創作的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將由明日(五月十七日)起至八月十八日在香港藝術館舉行,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中視覺創造和文化思考的轉型。

  是項展覽為香港藝術館自二○○八年推出的「香港藝術:開放•對話」展覽系列的完結篇。「香港藝術:開放•對話」是以客席策展人方式籌劃展覽,以期把香港藝術館轉化為交流的平台,引發和鼓勵對藝術——尤其香港藝術——不同的看法。為這整個系列作結的「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由皮道堅教授擔任客席策展人,透過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他們如何借鑑於東方豐富的文化資源,開拓出層出不窮的新藝術形式,以及表達當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

  展覽的開幕禮於今日(五月十六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皮道堅教授、藝術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羅榮生、香港藝術館之友副主席梁慶儀,以及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

  楊立門致辭時表示,香港藝術館籌劃的「香港藝術:開放•對話」展覽系列是一項新嘗試,通過加強與客席策展人的夥伴合作關係,開放香港藝術館的展覽平台,培育本地策展人才和鼓勵民間參與。

  楊立門又指出,為是次展覽擔任客席策展人的皮道堅教授,是中國著名學者和藝評家,在展覽策劃和學術研究方面極富經驗。他表示中國當代藝術近年備受國際重視,這次皮教授從當代視野出發,思考和探索中國藝術在全球一體化下的特點和方向,相信定能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華人區域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將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元素植入層出不窮的新藝術形式,在實踐中,藝術家充分展現出東方的傳統媒材如何表達當下社會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是次展覽集三十七位內地、台灣、香港及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之創作,作品媒介包括繪畫、書法、漆器、陶瓷、裝置、以至錄像及動畫等,展示了中國藝術家對中國傳統藝術語言的詮釋,以及其內在思考及視覺創造上的轉變。

  參展藝術家包括陳勤群、陳世明、朱興華、谷文達、洪強、靳埭強、甘志強、林東鵬、梁巨廷、李津、李軍、李世南、梁銓、劉子建、劉慶和、呂豐雅、文鳳儀、邱黯雄、邱志傑、邵岩、沈勤、沈也、謝淑婷、萬青屴、魏青吉、黃琮瑜、王無邪、武藝、謝震、徐冰、楊國辛、楊詰蒼、余洪斌、于彭、張承志、張詮,以及張羽。作品分為五大部分展示,包括冥想與敘事、「場」:造物與空間、城市.塵世、書寫與修為,以及「大同」之思。

  配合是次展覽,香港藝術館亦籌辦了一項國際學術研討會,題為「另一種現代性,還是當代性?——中國傳統媒介在當代藝術中的實踐及論述」。皮道堅教授將聯同十三位來自海外、國內、台灣及香港的嘉賓講者深入探討中國當代藝術的概念。講者包括白謙慎教授、張頌仁、朱錦鸞博士、徐文瑞教授、高千惠教授、楊天娜博士、朱青生教授、魯明軍博士、邱志傑教授、沈揆一教授、譚美兒、汪民安教授及張志揚教授。研討會將於五月十七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在該館演講廳舉行,以粵語、普通話、英語進行,設即時傳譯服務,費用全免。入場票於當日上午九時四十五分起於該館派發,查詢可致電二七三四 二○九九。

  此外,是項展覽的彩色圖錄現於該館書店發售。

  自二○○八年起推出的「香港藝術︰開放•對話」展覽系列,旨在從不同方向探尋香港藝術。已完成的展覽包括「數碼演義(鮑藹倫策劃)、「新水墨藝術——創造、超越、翱翔」(金董建平策劃)、「尋找麥顯揚」(任卓華策劃)及 「尋樂•經驗」(鄭嬋琦策劃)。

  香港藝術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開放時間為平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逢星期四休息(公眾假期除外)。入場費十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二十人或以上團體可享團體優惠七元,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有關展覽資料,歡迎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www.lcsd.gov.hk/CE/Museum/Arts/zh_TW/web/ma/exhibition.html#03,或致電二七二一 ○一一六查詢。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52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