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科學委員會討論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的風險評估及本地應變工作
******************************

  壎芵p壎籵嬝@中心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科學委員會)今日(四月三十日)召開會議,就近日內地出現的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個案作出風險評估,以及討論本地的應變工作。

  科學委員會達成共識,認為內地自三月三十一日出現人類感染該種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個案值得關注,因為該病毒可能導致更多的散發式人類感染個案,並預期會在內地擴大地理傳播範圍,並蔓延至其他國家/地區。

  在會上,科學委員會成員同意,現時流行的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株是一種不會令雀鳥致病的新型基因重組禽流感病毒,但該病毒有能力跨越動物品種的屏障,引致禽傳人的散發式傳播,可使受感染人士出現嚴重疾病。相關的基因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病人很可能是通過接觸染病禽鳥或受其污染的環境(如街市)而受感染。不過,確實的感染源頭和傳播模式仍需進一步調查。

  雖然家庭群組感染個案顯示病毒在緊密接觸者之間可能已經出現有限度人傳人的情況,但有關患者亦有可能因接觸同一源頭而染病。因此,科學委員會成員認為,現時未有證據顯示出現持續人傳人的情況,但關鍵在於病毒會否進一步適應環境,使其有效人傳人,從而引發大流行。

  至於本地的應變工作,科學委員會同意人類感染禽流感的防控加強措施應該繼續實行。監測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的工作十分重要,雖然病毒人傳人的風險似乎低,但實際的風險現仍不詳,故適當的感染控制工作、隔離懷疑個案,以及隔離確診個案的緊密接觸者等控制措施應該予以執行。

  關於治療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病人的方法,成員認為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預料不會對神經氨酸J抑制劑類藥物奧司他韋(即特敏福)及扎那米偉(即樂感清)呈耐藥性。確診和高度懷疑的個案應盡早接受神經氨酸J抑制劑類藥物的抗病毒治療。

  科學委員會亦建議當局繼續就人類和禽鳥感染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進行嚴密監測,對甲型禽流感(H7N9)病毒感染保持高度警覺、準備和應變,加強預防有關疾病的宣傳和公眾教育,與國際和內地壎苀〞糷峊誚a學術界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發展。此外,科學委員會同意當局應展開進一步研究以增加對病毒的認知,並須密切監察H7N9疫苗的研發進展。



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4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