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海防博物館展覽回顧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事蹟(附圖)
**************************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戰機突襲啟德機場,全面進攻香港。同月二十五日,港督楊慕琦宣布向日軍投降,香港亦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然而,就在香港淪陷前後這段關鍵的日子中,一支堅強的本土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一直活躍於抗日行動中,默默地肩負上抗日救國的任務,在抗戰中作出重大貢獻。

  今年適值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七十一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辦「抗日英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文物展」,由明日(四月二十六日)起至十月二十三日於香港海防博物館展出約六十件珍貴文物及歷史圖片,與市民重溫這支本土部隊保家幫磢瑣史與貢獻。

  展覽的開幕禮於今日(四月二十五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楊琪博士、署理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邱小金,以及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曾志強。

  當年日軍來襲,國難當前,有不少熱心人士加入抗戰行列。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亦即東江縱隊的前身,就派遣第三和第五大隊來港,一面於新界九龍發起對抗日軍的游擊戰,一面發動本港青年組織自懦丑A保嶽a園。

  一九四二年二月三日,由志願人士和青年知識分子組織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獨立大隊終於在西貢黃毛應教堂(今「玫瑰小堂」)宣告成立,由蔡國樑擔任大隊長,加入的隊員約近千人。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日,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由曾生擔任司令員、林平(尹林平)任政治委員。早前成立的港九獨立大隊亦成為東江縱隊的支隊,在香港抵抗日軍。

  港九獨立大隊除了抵抗日軍外,更肩負另一重要任務,就是秘密營救滯留香港被日軍搜捕的重要人士。在營救行動中,游擊隊採用的路線多達十二條,最後獲救脫險的人士達八百多人,包括何香凝、廖承志、柳亞子、鄒韜奮、茅盾、司徒慧敏、鄧文釗等。

  此外,他們亦在戰事中營救遇襲的盟軍,包括美國飛行員克爾中尉;又為英軍服務團提供情報資料,互相支援。

  抗戰成功後,香港民眾為紀念這支英勇隊伍,曾先後在大埔烏蛟騰及西貢豎立「抗日英烈紀念碑」,通過謁碑典禮等活動,以緬懷大隊的豐功偉績。一九九八年,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把港九獨立大隊烈士名冊安放於香港大會堂紀念龕內,供市民憑弔,讓新一代認識這批為保嶽a園而獻出血汗的戰士,並且確認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歷史上的地位。

  是次展覽揭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歷史及多個感人故事,當中多件文物與隊員關係密切,包括他們於戰時所用的軍備及日用器具。觀眾將可從中體會他們當年奮勇刻苦的痕跡。

  香港海防博物館位於香港筲箕灣東喜道175號,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但該館十月份的閉館時間則為下午五時。入場費十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可獲半價優惠。團體票為七元,適用於購買二十張或以上入場票的參觀者。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有關展覽詳情,可瀏覽該館網址hk.coastaldefence.museum或致電二五六九 一五○○查詢。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41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