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一題:支援單親家庭及新來港人士
********************

  以下是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毛孟靜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基層單親媽媽指出,她們身兼家庭照顧者及經濟支柱的雙重角色,生活非常艱苦,而當中新來港定居的更因未在港住滿七年而不得申請入住公共租住房屋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綜援)。為了生活,大部分基層單親媽媽從事待遇較低而工時甚長的低技術工作,因而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以及缺乏發展潛能的機會。她們希望政府增加資助託兒服務,以及向她們提供託兒津貼。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除了提供低技術工作的培訓外,會否考慮資助基層單親媽媽學習她們感興趣而就業前景較佳的技能,以助她們脫貧;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會否考慮向基層單親媽媽發放特別為她們而設的生活津貼及託兒津貼,讓她們無需終日為口奔馳,以便可以享受較平衡的家庭和工作生活,以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有何措施支援新來港定居的基層單親媽媽;會否考慮為她們提供經濟及社區等方面的支援,以滿足她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並協助她們融入香港及瞭解自身的權利;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四)鑑於不少新來港定居婦女因在內地取得學歷在港不獲認可而只能從事低技術工作,政府會否考慮資助該等有較高學歷的婦女進修,以考取由本地認可機構頒發的學歷;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五)在二○一三至一四財政年度,政府在託兒服務方面的總開支及詳細項目為何,以及估計新來港定居的婦女佔受惠婦女的百分比為何;

(六)在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照顧計劃)下批核減免收費的入息審查制度的詳情為何,以及照顧計劃及課餘託管服務(託管服務)自推出至今獲費用減免的服務使用者人數和涉及的減免金額分別為何;

(七)會否考慮放寬該兩項託兒服務的入息審查規定,讓更多清貧的單親媽媽得以受惠;

(八)會否考慮讓單親家庭優先享用該兩項託兒服務及獲優先考慮減免費用;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九)會否考慮調整該兩項託兒服務的服務時間,以確保基層單親媽媽在週末、學校假期及公眾假期亦能得到服務;

(十)會否考慮在計算綜援受助人可獲發的援助金額時,豁免計算任職照顧計劃下的社區保姆所得的收入,以鼓勵更多領取綜援的婦女擔任社區保姆,使更多低收入家庭(特別是單親家庭)可以得到託兒服務;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十一)鑑於援助未有政府或其他慈善基金資助的清貧人士是關愛基金的運作原則之一,但由關愛基金推行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試驗計劃)所津助的學生只限於來自領取綜援的家庭或獲學生資助計劃全額資助(全津),並就讀公營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的小一至中三的學生,而學校雖然可酌情豁免其他清貧學生的費用,但數目上限為參與學生總數的25%,政府會否建議關愛基金考慮將未合資格領取綜援或獲全津的學生納入試驗計劃的受惠對象範圍;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十二)試驗計劃推行至今的成效為何;按其就讀學校所在地區劃分的受惠學生人數、來自綜援家庭的受惠學生人數、獲全額及半額資助的學生人數,以及其他相關數字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一向關注單親家庭及新來港人士的服務需要,並透過不同措施,協助他們盡快融入社區,紓減他們面對的適應問題及提高他們自力更生的能力。

  就毛孟靜議員的問題的十二個部分,現回覆如下:

(一)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根據以市場為導向、就業為本的方針發展課程,為15歲或以上,具副學位或以下程度的本港合資格僱員提供多元化的培訓課程。合資格的人士包括單親家庭的父母及新來港人士,如他們符合課程的入讀資格,可按興趣及需要報讀。單親家庭的父母如需撫養18歲以下之子女,在報讀課程時可獲優先取錄。

  現時,再培訓局提供超過800項培訓課程,涵蓋約30個行業範疇以及通用技能,包括語文、商業運算、資訊科技應用等。部分再培訓局的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並上載到「資歷名冊」。有關課程的資歷級別由第一至四級不等,為相關學員提供清晰的進修方向及發展階梯。

  至於學費及津貼方面,再培訓局為失業人士所提供的全日制就業掛鉤課程,費用全免。合資格學員修讀為期七天或以上的全日制就業掛u課程,可獲發再培訓津貼。而再培訓局的半日或晚間制課程則為收費課程。沒有收入或低收入人士可獲學費豁免或資助。

(二)及(三)在經濟援助方面,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作為設有經濟審查的安全網,旨在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以應付基本生活需要。單親家長及家庭照顧者在綜援計劃下可獲特別協助。計劃為他們訂立較高的標準金額(由1,800元至2,250元不等,較其他健全成人獲發的金額分別高315元至405元),單親家長亦可獲每月290元的補助金,以顧及他們獨力照顧家庭所遇到的特別困難。

  一般而言,除年齡在18歲以下的香港居民可獲豁免符合規定外,申請綜援的人士必須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七年。然而,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可在申請人有真正困難時行使酌情權,向不符合居港規定的人士發放綜援。如新來港人士出外工作以維持家人的生活,社署署長通常會行使酌情權,以認同其為達致自力更生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社署由二○○六年四月起特別為正領取綜援而最年幼子女年齡介乎12至14歲的單親家長和兒童照顧者,推行欣曉計劃,協助他們尋找每月工作時數不少於32小時的工作,為他們重新投入職場作好準備,增強他們的自助能力,並透過就業融入社會,繼而邁向自力更生。

  由二○一三年一月起,社署亦整合和優化綜援下各項就業援助服務,為健全綜援受助人提供一站式的綜合就業援助服務。最年幼子女年齡介乎12至14歲的綜援單親家長和兒童照顧者,也是「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的服務對象。非政府機構除了向他們提供就業援助服務外,也會提供其他相關的支援服務,例如照顧子女的資訊等。

  在福利服務方面,現時分布全港各區的65間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兩間綜合服務中心,會為有需要的市民(包括新來港的單親媽媽)提供一系列一站式的預防、支援和補救性服務,包括家庭生活教育、親子活動、諮詢服務、義工培訓、外展服務、小組及活動、深入輔導、體恤安置評估、經濟援助及轉介服務等。中心的社工具備相關的經驗和技巧,他們會全面評估和照顧區內單親人士及家庭的福利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服務。政府希望透過採取及早識別和介入、適時支援、跨界別協作及提供專門服務的策略,提供一系列服務,以提升家庭的正面功能,並支援高危家庭。

  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亦有為內地新來港人士提供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融入社區。提供的服務包括定期更新「新來港定居人士服務指南」、資助本地團體舉辦適應課程和社區活動,以及定期進行季度調查評估新來港人士的服務需要。自2011年起,民政總署推出三項措施,包括地區為本的融入社區計劃、期望管理計劃及大使計劃,加強為內地新來港人士提供的支援服務。
 
  為支援一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暫時未能照顧子女的父母(包括單親媽媽),社署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多元化及彈性的幼兒照顧服務,包括獨立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服務,為三歲以下的兒童提供日間照顧。該些中心亦有提供暫託幼兒服務,以支援需處理急事或要事的父母,及延長服務時間,以協助需要工作時數較長的家長。此外,互助幼兒中心服務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亦為六歲以下幼兒提供照顧服務。為確保有經濟困難的家庭能使用服務,社署亦一直有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費用豁免或減免。

  當局注意到單親家庭的壓力,並已採取各項措施為她們提供經濟、就業培訓、社會福利及照顧兒童等支援,以照顧他們的需要及減輕他們履行家庭責任的壓力。

(四)再培訓局提供不同學歷程度的課程,入讀資格由不設學歷要求至須具副學位程度不等,適合不同人士修讀。新來港婦女如對再培訓局的個別課程有興趣並符合有關課程的入讀資格,均可報讀。而具較高學歷程度的新來港婦女,可以選擇報讀國際認可語文測試或有關本地專業認證的備試課程,以提升她們的競爭力。

  針對新來港人士的情況,再培訓局提供為新來港人士(包括婦女)專設的課程。這些課程旨在協助新來港人士投入本地的就業市場及融入社會。由於部分新來港婦女需要照顧家中年幼子女而未能入讀課程,再培訓局在二○一○年推出全日制就業掛鉤的「就業基礎技能證書」課程,並透過社署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為有需要的新來港婦女在修讀課程期間提供幼兒照顧服務。

(五)在二○一三至一四財政年度,社署在幼兒照顧服務方面的預算開支為7,900萬元,用於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服務、暫託幼兒服務、延長時間服務、互助幼兒中心服務,以及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至於課餘託管收費減免的預算開支則為1,500萬元。社署並無收集在有關服務中受惠婦女的數字,或新來港定居的婦女佔受惠婦女的百分比之數字。

(六)至(八)在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下,有服務需要的申請人,須要同時通過經濟及社會需要審查,以獲得服務費用豁免或減免。單親家庭已符合社會需要審查的準則,而根據經濟需要審查的規定,申請人每月的家庭入息若不超過本地家庭入息中位數的75%,可以獲減免一半費用。如果每月家庭入息不多於本地家庭入息中位數的55%,可獲豁免全費。在二○一二年四月至十二月期間,共有3 305名兒童獲批費用減免,其中79%獲豁免全費,21%獲半費減免。津貼金額則視乎申請人所接受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服務的收費情況而異。

  至於課餘託管收費津助方面,申請人亦須符合上述經濟需要審查的規定以獲得費用豁免或減免。社署提供的上、下午班的全費及半費津助額分別為每人每月1,000元及500元,為學童而設的黃昏班全費及半費津助額分別為每人每月750元及375元。截至二○一二年十二月底,共有1 868名學童獲收費減免,其中58%獲豁免全費,42%獲半費減免。

  兩項服務的現行經濟審查機制大致運作良好,協助有需要的家庭(包括單親家庭)獲取服務。在確保公帑用得其所的同時,政府會考慮研究如何進一步減輕低收入家庭的使用服務的經濟負擔,以支援有經濟困難及有社會需要的家庭。

  現時兩項服務及費用減免方面尚有餘額可供使用。我們會繼續檢視服務的運作情況,確保服務能配合社區上的需求。

(九)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下的社區保姆服務運作時間為每天早上七時至晚上十一時,中心託管小組於平日最少運作至晚上九時,並涵蓋周六和部分公眾假期。至於託管服務方面,中心一般會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於不同時段提供服務,涵蓋上午八時至晚上七至八時,個別中心亦會按地區的實際需求考慮將有關服務延至黃昏後,以及在周六或暑假提供服務,配合家長的工作時間。現時兩項服務已涵蓋平日、周末以至假日(包括學校假期)的早、午、晚時段。

(十)綜援受助人及其家庭成員每月可評估的任何收入(包括但不限於工作收入、親友的援助或義務工作津貼(交通費除外)等),和他們在綜援計劃下的每月認可需要總額的差額,便是該家庭的每月可得綜援金金額。擔任社區褓姆而獲發的服務獎勵金屬受助人的財政資源,受助人可自由運用以應付其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因此,該等獎勵金在綜援計劃下和其他來源的收入一樣,被計算為可評估收入。

  然而,綜援計劃下設有豁免計算入息安排。在安排下受助人每月從工作賺取的部分入息(最高2,500元)無須在援助金額中扣除。社署更將安排的適用範圍延伸至受助人在有薪僱傭關係以外的其他工作入息/報酬,以認可受助人培養工作習慣的努力。

(十一)關愛基金(基金)在二○一二/一三學年推出「課餘託管試驗計劃」(計劃),計劃的目的是資助學校及非政府機構,識別最有需要的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統籌和整合他們的課後學習及支援活動。在二○一二/一三學年共73所機構(其中包括34所學校及39間非政府機構)參與計劃。

  計劃的受惠對象為就讀公營學校(包括特殊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的小一至中三學生,主要來自領取綜援家庭,或獲學生資助計劃全額資助的學生。另外,參與的學校和非政府機構有酌情權,涵蓋數目不超過總數25%的其他有需要學生,包括來自雙親雙職、單親家庭、新來港家庭等的學生。

  扶貧委員會在本年三月通過關愛基金專責小組的建議,將計劃延續一年至二○一三/一四學年,並在二○一三/一四學年將受惠學生範圍擴闊至涵蓋領取學生資助計劃半額資助的學生,參與的學校和非政府機構更可運用25%酌情權。

(十二)「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於二○一二/一三學年開展,根據參與的73所學校和非政府機構所提交的中期報告,有部分(共36所)表示在招收學生方面遇到一定困難,故收生人數未符預期,低於他們向基金建議的人數;而亦有部分(共20所)收生超過其建議的人數。教育局將於計劃推行一年後進行檢討。

  根據學校和非政府機構提交的中期報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分區受惠學生人數詳列於附件內。

  在5 473名受惠學生中,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有1 766人、獲學生資助計劃全額津助的有2 692人、以及獲參與學校/非政府機構運用25%酌情權參加的有1 015人。這1 015人包括獲學生資助計劃半額津助的學生、以及來自雙親雙職、單親家庭或新來港家庭的有需要學生。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0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