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答問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四月十七日)參觀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展示韓國海外職務訪問團相片時,就本月初到韓國考察資源循環設施和政策與傳媒的答問全文:

環境局局長:很多謝今次立法會議員和我們兩個團一起去考察,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大家可以對這些關心的議題(廢物管理)有一個共識,有共同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談到,如何應對香港的垃圾問題,最緊要是關心這兩個字,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大家要共同面對才有出路,所以這方面是最緊要的出發點。了解問題的存在,然後去對應,以及齊心做這件事。相信大家都說政府是有角色的,但大家、市民,人人都有責任協助處理這個問題。

記者:這次考察有甚麼是最難忘的?

環境局局長:最難忘是與當地人接觸時,他們面對垃圾的問題。雖然政府需要他們在不同地方作分類回收,會有多少生活習慣上的不便,但他們對這些事是很心悅誠服的,覺得是為南韓。這(南韓)也算一個地少人多的地方,垃圾氾濫問題是一個持續趨勢,所以他們亦很有心去明白這個議題是要市民每日配合才能有一個好的家園,這方面我認為是最感動的。

記者:他們這樣配合的原因是甚麼?是政府宣傳、教育做得好,還是甚麼原因?

環境局局長:我想當然是教育和各方面,最重要是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城市,他們覺得是一個家,有愛存在。我認為香港人都是很愛護香港的。

記者:今次到南韓考察,有甚麼經驗可以帶回香港?

環境局局長:有幾方面的。第一,香港和南韓都有整全的資源循環藍圖。他們的部門不是用waste這個字,而是用resource和recirculation,即資源循環的理念。當中不外乎幾個重點,一方面是源頭減廢,所以剛才說廢物按量徵費正正是對應整個社會鼓勵市民源頭減廢的最大動力。他們不是收很多錢,而是棄置(廢物)越多就要多些付錢,這是當中的精神,即他們說throw as you pay,是污者自付的原則。第二,我們需要一些設施以配合市民減廢,除了減廢,回收亦很重要。譬如分類,他們做得很認真,如他們把廢物錯誤分類,當地是不會為他們棄置廢物,所以大家很認真地進行回收分類,這是重要的工作,是要市民在文化上配合。第三,減廢和回收後始終要有末端處理,即是否轉廢為能,或最後是否要堆埋。兩者之間,南韓和其他先進城市都是以轉廢為能作為較重要的步驟,因為這些垃圾是資源,可以變做燃料。所以他們利用先進的科技,雖然都是稱為焚化爐,但也是轉廢為能的設施,可以產生能源和電力供給社區。他們並不是濫起焚化爐,他們有足夠轉廢為能的設施、有某程度的科技,幫助轉廢為能和壓縮垃圾。最後,不能避免的(廢物)會送往堆填區,是有整全的策略。另外一點亦是十分深刻的,是當地政府主導的角色,但社會上、商業界、以至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大家都要齊心做這件事,因為這是很大的問題,所以非政府組織都一同推動減廢工作,是多管齊下的。

記者:黨派有一致的訴求,是否令你很煩惱?

環境局局長:社會有共識和方向是正面的,大家都要凝聚方向。譬如我們邀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今年年中開始,討論香港固體廢物徵費的細節,正正是多聽社會的聲音,如何能凝聚共識。



2013年4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1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