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今日(四月十三日)出席香港警察學院結業會操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記者:可否談談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月內可否公布新的機制?為什麼要商討那麼久,是否談不攏?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與港鐵商討票價調整機制是五年一次的,是根據營運協議(進行),固然我們希望是一個全面一些的檢討,亦看看如何令機制能夠反映,即真的可兼顧到市民的負擔能力、港鐵的服務表現,以及港鐵的盈利狀況,(看看)如何影響票價方面。因為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檢討,所以我們用較多的時間與港鐵公司去審視各方面的情況。我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財務委員會)也說過,現時與港鐵公司商討票價調整機制已到最後階段,相信很快有結果,新的票價調整機制安排的應用亦應該可以趕及在今年六月生效,這亦是原定的,每次都在六月生效,所以大抵上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月內可否公布?因為立法會議員可能有些反應,市民也可能有些回饋的意見,月內可否早些推出,讓市民早些知道?與港鐵最大的分歧是甚麼?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我想具體的細節我不適合在我們未有公布前談及。不過,至於市民的意見,其實我們都聽了很多,因為我們去年進行了數個月的諮詢,在立法會的交通事務委員會亦有很多機會讓我們了解到立法會或社會各界對港鐵的問題、對票價問題的意見,立法會在去年年底亦有議案辯論,所以議員方面、社會方面的看法,政府都是非常掌握的。

記者:居屋剩餘單位及綠悠雅苑反應比較冷淡,你覺得原因是什麼?此外,綠悠雅苑的買家會不會因為看到現時樓價下跌,而保持一個觀望態度?你覺得樓價還有沒有下調空間?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樓價本身的變動,並不是由政府來預測和說的。當然政府的政策都希望樓市大抵上是穩定。我們在去年十月或者今年二月所推出的需求管理措施的目的,都是希望針對我們認為當時的一種非理性的亢奮,對宏觀經濟、對金融穩定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從政府來說,我們不會指導樓價。當然我亦都經常提醒市民,在置業的時候,應該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負擔能力、自己的需要,以及對市場的一些看法,這些都是一個購買者本身的選擇。至於綠悠雅苑和居屋剩餘單位的銷售,都很難說是好與不好,因為置業的市民必定是會從他們本身的處境、他們如何看市場、看自己的負擔能力,綜合來決定的。當然,每一次完成了一個銷售項目,我相信房協會檢討,如果牽涉居屋的,房委會都會檢討。目前,我覺得市場來說有些市民會看得清楚一些,希望看看後市發展,這在市場行為方面都是正常的表現。



2013年4月1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3時43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