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科學館科訊廊「大豆回家」展覽明日開始
******************

  大豆具有豐富的營養及健康價值,在中國已被栽種超過三千年。自十八世紀引入美國後,逐漸成為一種全球重要的經濟作物。然而,近年在其原產地中國,它卻成為其中一項「糧食危機」,不單自身「種不敷用」,更要每年花費數百億美元由他國進口,進口量超過全球總出口量的一半。為了促進中國的大豆研究及育種,科學家啟動了一項大型的大豆基因組解讀計劃,探索野生大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解開其中重要的基因組信息。

  為讓市民認識更多有關大豆的研究及育種,香港科學館科訊廊由明日(四月十三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推出一項名為「大豆回家」的展覽,以深入淺出的手法,介紹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林漢明教授領導的香港中文大學大豆研究中心的鑽研成果。

  全球有超過八成的大豆是產自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目前,中國的大豆年產量卻不到全球產量的十分一,因此,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然而,中國在大豆生產上存在不少挑戰。在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人均可耕地和淡水資源都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擴大大豆的生產面積十分困難。因此,專家們提出以先進的基因研究和育種,以提高大豆的產量和質量。

  中國擁有豐富的野生大豆資源。然而,在栽種方面,農民和育種專家都以人工農田所獲得的產量為優先考慮而挑選大豆品種,導致栽培大豆的遺傳多樣性變得十分狹窄,並令大豆失去部分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

  為了促進中國的大豆研究及育種,林漢明教授團隊聯同深圳的研究人員合作啟動了一項大型的大豆基因組解讀計劃,應用先進的脫氧核糖核酸測序技術來驗證野生大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解開其中重要的基因組信息。長遠的目標是在中國內,提升大豆的研發和生產水平。是次展覽介紹了這項研究的成果。

  展覽開幕禮於今日(四月十二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張妙清教授、林漢明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行政)兼香港科學館專家顧問黃玉山教授,以及香港科學館署理總館長薛雯。

  香港科學館位於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開放時間為平日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周末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九時,逢星期四休館(公眾假期除外)。入場費為二十五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可獲半價優惠,星期三免費入場。

  有關展覽及相關活動詳情請瀏覽科學館的相關網址:hk.science.museum/zh_TW/web/scm/se/snc.html。查詢請電:二七三二 三二三二。



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0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