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就「幫助中產」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今日(一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幫助中產」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葛珮帆議員提出議案,及多位議員提出修訂議案,就中產人士在不同範疇所面對的困難提出各樣意見和一些建議。「衣食住行」中我負責「住」和「行」兩方面,我會先概述政府的政策取向。

房屋政策

  首先,住屋方面。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是「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

  「住」是困擾廣大香港市民,包括中產的重大問題。我十分明白,一些年青中產擔心會有向下流動的前景,我們的確是要為中產創造希望。在協助中產置業方面,我們的政策,是讓有意置居的市民能夠按自己的負擔能力和條件選擇安居之所。就此,政府會重建置居階梯,包括提供資助的出售房屋,重推「居者有其屋」(居屋)計劃,使成為公營房屋的常設部分,並且邀請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參與資助房屋的興建。我們亦會維持私人樓市的健康平穩發展。

資助置居

  無可否認,目前的高樓價已脫離了不少中產家庭的負擔能力,過去,居屋計劃在協助中產人士置居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今後,我們在完成由二○一六/一七年起四年內,興建總共17 000個居屋單位之後,亦會持續增建。首批新居屋的2 100個單位,將於明年底預售。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亦會評估中長期社會上對居屋的需求,以幫助政府作長遠規劃。

  由於新居屋的落成需要時間,但同時我們都明白,一些有意購買資助房屋的市民對盡早置業安居的期望殷切。所以,政府在過去半年,亦推出增加短期居屋供應的措施,包括房協「綠悠雅苑」項目1 000個資助房屋單位,全數出售;於今年三月底出售房委會餘下的約830個前建剩餘居屋單位,以及在新居屋於二○一六/一七年落成之前,每年容許5 000名合資格的白表買家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二手居屋單位。這項臨時的白表計劃於上星期五截止,共收到約59 000份申請書,可見市民對這計劃有需求。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應把這項「白表計劃」擴展或恆常化,並進一步活化居屋二手市場。就這點,政府聽到正反不同的意見,我們會在白表計劃實施後作出檢討。政府願意以開放的態度,並且在穩定樓市的大前提下,考慮各種有助中產置居的渠道。

  考慮到最新的受資助房屋入息限額,目前已訂在每月40,000元的水平,大抵上可涵蓋全港約七成的私人樓宇非業主住戶,並且包括原「置安心」計劃的對象,所以行政長官較早前在《施政報告》說明政府不會再推出「置安心」項目。未來,房協會在資助房屋供應方面,承擔進一步的角色。

私人住宅市場

  我們明白,部分中產會在私人住宅市場置業。政府務求持續的房屋土地供應,並且維持樓市的穩定,防止其過分波動,大上大落。

  在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預計可提供約67 000個單位,之後還會有持續的新供應。這相比起過去幾年私人發展商每年提供約9 800個單位顯著為多。當中有48 000個單位仍在興建中,部分應可於二○一五年或之前預售樓花,另外還有15 000個單位來自可供動工的熟地項目。在過去半年,政府已批出近8 000個樓花單位,並正在加快處理12 000個新的樓花單位,希望有助加速私樓供應,按照我們目前的計算,現時可供即時預售樓花的單位應該有10 000個,我們會密切留意發展商推出樓盤的情況。

  目前樓市供求失衡,加上外圍經濟因素,例如外國的量化寬鬆措施、流動資金充裕及利率超低等,樓價已經升至超過一般市民包括一些中產人士可負擔的水平。所以政府於去年十月底推出需求管理措施,即加強額外印花稅,引入買家印花稅。

  政府的目標明確,就是穩定樓市,以防止資產的泡沫風險繼續上升和過分熾熱的物業市場為宏觀經濟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帶來風險。近日,國際貨幣基金報告亦對香港樓市風險提出警告。穩定樓市對協助中產置居至為重要,我們會繼續留意住宅物業市場的走勢,在必要時會毫不猶豫推出對應措施。

  主席,供應短缺是香港房屋問題的癥結所在。因此政府一再強調以供應為主導是我們在房屋政策方面重要的定位,並且加強公營房屋的角色。無論是基層人士,抑或中產的住屋或置居需要,政府都同樣重視。當然,在短期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面對社會上不同群組的需要,我們有時無可避免地需有優次考慮。我們會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善用已有土地資源,長期地並且持續地增加出租公屋和資助置居單位的供應。同時,我們亦會因時制宜,採取必須的管理需求措施。

交通政策

  主席,在交通運輸方面,政府的政策是面向全港市民,不傾斜某一階層。廣大市民,其實均須使用公共交通服務;另外,中產人士或許也自駕汽車。因此,理順香港的公共交通收費和改善道路擠塞的情況是政府重點工作的一部分。

公共交通服務的票價調整

  我們十分理解各位議員對市民在公共交通費用方面的關注,畢竟交通費用是市民大眾,包括中產人士,日常生活開支的重要一環。事實上,每天有九成市民倚賴公共交通工具。政府一向鼓勵各公共交通營辦商因應其營運及財政狀況、社會經濟環境和乘客的需求,釐定合理的收費及盡可能提供優惠措施,以減低市民的交通費開支。

  與此同時,政府亦一向按機制評審和處理各項主要公共交通服務的票價調整申請。我們會繼續做好把關的工作,以盡量確保營辦商能以市民可負擔的票價水平提供有效率和切合市民需要的公共交通服務。

  主席,我謹此陳辭,在聽取其他議員就議案的發言後,再綜合回應各位議員發表的意見和所關注的問題。多謝主席。



2013年1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5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