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財政司司長出席「香港經濟峰會2013」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十二月十日)出席「香港經濟峰會2013」的致辭全文:

CK(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崗)、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今天可以參加「香港經濟峰會2013」。今天的主題是「新導向 經濟現新姿」。如何令香港經濟在二十一世紀可以繼續「現新姿」正是我和大家都需要深思考慮的課題。

  香港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我們有的只是優質的人力資源。香港有今日的成就,是幾代香港人勤奮拼搏、不屈不撓、靈活創新,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的。我們不怕辛苦,相信自力更生,只要肯做終必成功;我們不怕競爭,相信有競爭才有進步;我們更加不怕失敗,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在那媔^倒,便在那埵A站起來。

  目前,歐債危機纏繞全球經濟神經,美國經濟復蘇步伐又不穩定。這是先進經濟體長年過度借貸的惡果。美國的「次按危機」始於美國家庭的房屋按揭借貸超過收入的償還能力;「財政懸崖」是財赤和國債高企造成的兩難局面。歐元區多個國家幾十年來的高福利政策,加上生產力追不上福利開支,令到政府只能夠靠借貸渡日,造成目前的債務危機。

  美國和歐洲現時所面對的,是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需要廣泛的政治共識、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決心才能夠完全解決。我們必須引以為鑑,不論是個人、家庭,或者是政府都應該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應該養成使盡未來錢的習慣,將我們今天的開支變成下一代的負擔。

  香港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在外圍經濟波動的影響之下,我們實在難以獨善其身。可幸的是,世界經濟重心勢將逐步移向新興巿場,特別是以中國作為龍頭的亞洲地區。亞洲人口眾多,民眾收入增長迅速,在未來的數年將會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我們必須好好地把握現時的機遇、緊慎處理好不同的風險,在危機四伏又機會處處的時代,為香港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打好基礎。在這個背景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三個方針。

(一)強化傳統優勢產業和開拓新興產業

  首先,在我們開拓新興產業的同時,我們必須強化傳統優勢產業。

  很多朋友認為香港應該發展不同的產業,令我們的經濟結構更加多元化。我認同這個主張,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忽略現有的支柱產業。相反,我們更加應該要鞏固這些我們都熟悉的產業,好好把握和利用現有的基礎,擴大和深化現時產業的優勢,開發新的產品,打進新的市場,發掘新的增長點,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認為政府可以配合市場機制,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我們可以通過政府跟政府之間的磋商,即是所謂G2G的接觸,為香港業界爭取新的機遇、開拓新的市場。我們可以在基建、培訓人才、融資、對外推廣等各方面為業界提供適當的協助。

  我們在強化傳統優勢產業和開拓新興產業都做了不少工夫,我各舉一個例子。

  出入口、物流業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直接經濟增值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提供約八十萬個不同階層的職位。我相信這些行業還未飽和,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單是處理跟傳統貿易夥伴之間的出入口物流生意,還有未充分開拓的新興經濟,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磚」國家。業界也有能力開展高增值的物流服務和附加服務,我們應該發展更多供應鏈管理、區域分銷中心等服務。

  政府會繼續在G2G層面為業界開拓機會,包括透過WTO(世界貿易組織)、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多邊平台、亦要增加G2G的雙邊接觸,為業界開拓市場。我們也會繼續積極跟貿易夥伴簽訂自由貿易、避免雙重徵稅、民航服務等雙邊協議,為業界提供更公平和更穩定的貿易環境。

  在創意和科技等新興產業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香港的創意產業,包括電影、電視、音樂、廣告、設計、建築、動漫、遊戲和數碼娛樂等,每年增值額約八百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5%,聘用約二十萬人。

  我們會好好利用CEPA、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泛珠三角會議等G2G平台,協助香港企業進一步拓展內地業務,擴大市場分額。同時,我們會加大力度推廣香港作為亞洲創意之都的形象,為業界吸引更多投資和更大的客源,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創新科技方面,本地大學有不少國際權威學者,在香港進行世界級的研究,同時為香港培育青年學者,逐步建立香港的研究和開發能力。科學園和活化後的工業h可以為科研界提供適當的硬件,吸引更大商界資金的投入。我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高了「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的撥款上限,加強了「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與企業分擔研發投資的風險,增加創新科技發展的動力。

  我們應該兩條腿走路,兼顧強化傳統優勢產業和開拓新興產業。我們必須維持支柱產業原有的優勢、同時孕育新興產業茁壯成長,才能夠真正實現產業多元化的目標。

(二)融合內地經濟和保持香港國際特色

  第二方面,我們要促進跟內地的經濟進一步融合,但更重要的是保持香港國際都市的特色。

  自從內地在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聯繫不斷激增。兩地的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達到八萬七千多億港元。香港亦是內地旅客最喜愛的目的地,內地居民到香港旅遊已經成為我們服務出口的主要來源。香港更是海外資金進入內地的主要渠道,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平台。兩地經濟密切程度,可見一斑。

  我們會在多方面協助香港企業加快開拓內地市場。我們早前推出了一個十億元的專項基金,以鼓勵和支援港資企業升級轉型,建立品牌和拓展內銷市場。在運輸接駁方面,我們也加緊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和港珠澳大橋,使兩地商務和旅遊交往更加便捷。行政長官更提出要提升特區政府駐內地機構的職能,協助港人港商在內地發展事業。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緊記香港最大的優勢仍然是能夠匯聚東西,既了解內地市場又跟國際制度接軌。長久以來,香港雲集了眾多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不少銀行、通訊社、航空、航運公司、電訊公司都在香港有龐大的業務運作。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商會都在香港設有辦事處。香港商人的國際視野廣闊,在世界各地皆有人脈網絡,業務遍及全球。

  雖然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人口只有七百多萬人,但我們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知道各國最新的情況,掌握不同地方做事的方法和跟國際貿易夥伴有緊密的連繫。我們必須繼續維持香港高度國際化這一份特色,吸引國際人才、企業、資金到香港來發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保尷k治、廉潔、自由等核心價值、尊重私產、公平競爭、簡單低稅等制度。

  只有兼顧融合內地經濟和保持香港國際特色,我們才能夠發揮香港的最大優勢,令香港可以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

  第三方面,我們須要兼顧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

  近年,香港社會越來越關注貧富懸殊這個話題,甚至有一些比較極端和偏激的意見,質疑香港是否應該繼續發展經濟。這些人認為經濟發展是輸送利益給企業和高收入人士,而普羅大眾都難以分享經濟成果,甚至成為經濟發展下被剝削的一群。

  容許我跟大家分享一個近代的政治故事。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在離開首相一職前最後一次出席下議院會議,就在野黨對她的政府提出的不信任動議,為政府辯護。

  有在野黨議員指責她出任首相十一年間,英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她反駁指出十一年來英國各個國民群組的收入都有所增加。她諷刺在野黨的建議是只要能夠令到貧富差距收窄、令富人收入減少,即使窮人更窮也在所不惜。她認為政府要做的,是協助人民創造財富,可能有些人得到多一點、有些少一點,但是令人人都更加富裕,比減少貧富差距更加重要。

  戴卓爾夫人這番辯論中的發言,當然是把非常複雜的貧富問題高度地簡化。但我認為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收窄貧富懸殊,只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並不是政府經濟政策的終極目標。

  經濟政策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推動全面經濟發展,提供足夠有質素的就業機會,令所有市民都可以各展所長,並且透過適度的收入再分配,令各階層巿民都可以合理地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統計處的資料顯示,以原來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由二○○一年的0.525增至二○一一年的0.537。香港的貧富差距似乎有擴大的趨勢。我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因此過去十年,特區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教育、醫療、房屋等福利項目的承擔。

  如果計算除稅和福利轉移後的可動用收入,香港二○一一年的堅尼系數是0.475,過去十年大致維持平穩。這顯示政府過去十年在改善民生方面不斷加大力度,經收入、福利轉移後,已經有效減低了住戶可動用收入不均的情況。所以,分析稅收、福利轉移前後的堅尼系數的變化,是反映政府措施成效的一個具體指標。

  我想再詳細解釋一點。計算堅尼系數的方法很多,不同國家和地區採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國家的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佔國家整體經濟比重較為平均,個別城市則可能傾重某一方面。好像香港,我們主要傾重服務業。所以國家與城市的堅尼系數是否可以比較,是值得商榷的。舉例來說,美國全國的堅尼系數遠低於美國國內個別大城市。如果將香港的堅尼系數與同是金融中心的紐約市比較,以原來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兩城市大致相若。

  我們要注意的是,堅尼系數的計算也受到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影響。每年到香港家庭團聚的五萬多新來港人士的經濟能力相對較低,而人口老化更令沒有收入的長者家庭大量增加,因而拉低整體住戶的平均收入,收入差距自然會擴大。隨茩輕鋮咻V知識型經濟,勞動人口中高收入人士的比例會增加,這也會進一步拉闊收入差距。這是所有國際大都會共同面對的情況。

  我以上的解釋,並不是要淡化香港面對貧富懸殊、收入差距的現象。相反,更重要是我們要了解箇中現象,好使扶貧政策更加到位,公共資源用得更有效。在這方面,我們要繼續加大財富再分配的力度,協助退休長者和低收入人士。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們更不能忽略做大經濟這個餅以創造財富,確保政府有足夠資源扶貧、改善民生,否則最終只會因財富再分配而掏空庫房。我們須要推動經濟發展、創造更多財富,同時我們也要多考慮不同階層市民的就業需求,既要創造高增值的職位,也要增加低技術的工作,並且要增加勞工培訓和再培訓的資源,令我們的勞動力更能適應轉變中的經濟結構。

  財富創造和財富再分配兩者必須兼顧。

  各位,如果我們能夠兼顧不同的需要和考慮,讓經濟均衡發展,不走極端路線,我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是充滿信心的。因為香港支柱產業有很大的競爭優勢、我們的新興產業也有相當的基礎和潛力;香港更有「中國概念」的優勢,也有國際都市的特色;所以我們有條件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維持經濟繁榮,也有能力照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一群人,讓所有市民也能夠分享我們社會經濟繁榮的成果。

  多謝大家。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15分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