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今日起於科學館舉行(只有中文)
**************************

  一連三日的「2012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將於本月二十九日在香港科學館揭幕。是次活動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及香港中華科學與社會協進會主辦。

  一直以來,華人科學家在推動科研與科技發展方面都擔當茩垠n角色,他們不少更在不同研究領域上取得卓越成果,獲得國際稱譽。為此,康文署自二○○三年開始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合作,舉辦「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邀請著名華人科學家發表專題演講,讓市民對當代科技發展的不同課題有更深入認識。

  今年的講座由本月二十九日起至十二月一日於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行,當中包括五場不同內容的講座,計有醫學中的腸胃內鏡、中國載人航天科技、深海探索、稀土資源,及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貢獻等。主講的科學家各就其專研的領域上闡述其研究成果及貢獻,並展望未來科技發展的前景。

  為是次講座擔任主講的科學家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神舟飛船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張柏楠;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蘇鏘院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教授。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則應邀為講座擔任主持。

  星期四(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的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節講座︰腸胃內鏡的發展與前瞻(粵語主講,普通話即時傳譯)
講者︰沈祖堯教授
時間: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三時三十分
內容:回顧七十年代至今治療內鏡的發展,並會介紹最新的腸胃內鏡科技,以及這些發展為醫學帶來的重大意義。

第二節講座︰載人航天的發展(普通話主講,粵語即時傳譯)
講者︰張柏楠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十五分
內容:講座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載人航天的目的和意義。第二部分介紹世界各國載人航天發展歷史,載人航天器的種類以及運用的主要技術。第三部分結合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九號交會對接飛行試驗,講解交會對接有關知識。第四部分介紹未來載人航天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相關知識。

  星期五(十一月三十日)舉行的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節講座︰蛟龍十年入海路(普通話主講,粵語即時傳譯)
講者︰劉峰
時間:下午二時十五分至三時三十分
內容:蛟龍號載人潛水艇自二○一一年成功完成五千米海試之後,今年六月間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成功進行了六次下潛,其中三次下潛深度超過七千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創造了世界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劉峰作為蛟龍號專案負責人,將會分享蛟龍號的成果,包括下潛期間採集到的海底生物、沉積物、水樣等多種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樣品,以及蛟龍號的研發歷程。

第二節講座︰稀土資源及其應用(普通話主講,粵語即時傳譯)
講者︰蘇鏘院士
時間:下午四時至五時十五分
內容:稀土是具有我國特色的資源,包含鑭、鈰、鐠、釹、M、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和N等十五個鑭系元素,連同釔和鈧共十七個元素,而且可粗分為輕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我國北方土地以輕稀土為主(內蒙包頭、四川冕甯和山東微山湖);南方以中、重稀土為主(江西、廣東、福建、廣西和湖南),存儲於我國特有的離子吸附型的風化礦中。

  稀土是一種戰略性元素,被廣泛用於軍事和新興產業上。講座中蘇院士將為大家解釋稀土化學,就稀土在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資訊和醫療等方面的應用作一綜述。

  星期六(十二月一日)舉行的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節講座︰走出象牙塔-以創業為核心的產學研一體化經驗體會(普通話主講,粵語即時傳譯)
講者︰李澤湘教授
時間:下午二時十五分至三時三十分
內容:香港幾所大學近幾年在全球大學排名榜上連續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李教授認為,要評估一所研究型大學的水準,應茩姥ル肵鄑_利用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創辦企業,以及老師的科研成果能否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通過大量的案例,李教授將解釋學或研以致用為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作出的實質貢獻,而對教與學而言這些貢獻將比考試成績和研究論文更重要。

  五場講座以粵語或普通話進行,普通話講座設有粵語即時傳譯。講座憑票入場,如欲索取講座入場券,請於即起將附上郵票的回郵信封郵寄到「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二號香港科學館拓展組」收,並在信內寫上姓名、聯絡電話及註明所索取入場券的講座日期及時間,每人每場限取入場券兩張。入場券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另每場講座亦設少量座位予市民即場參加,有興趣的人士可於個別講座開始前到科學館演講廳輪候,名額先到先得。

  有關講座內容及索取門券的詳情,請瀏覽科學館網頁(hk.science.museum)。查詢請電二七三二 三二二三。



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26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