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塑據格格》展覽開拓藝術新視野(附圖)
*******************

  一個與別不同的藝術展──《塑據格格》將於星期五(十月十九日)起至十月二十九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舉行,展出一系列結合數據、網絡技術而產生的藝術創作。

  今日電子科技提供的媒介便利人與人的互動,而《塑據格格》將令觀眾以一個新的藝術角度欣賞熟悉的電子網路科技,展示出數據和網絡技術不只是溝通媒介,它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對象,同時亦是一種可供欣賞的藝術。

  集二十位藝術家參與的《塑據格格》脫離一般展覽展示獨立作品的做法,將各種概念重新分布呈現;又一反藝術家一人主宰藝術品的傳統,讓參觀者不再純以欣賞者的角色與作品連繫。除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堂的展覽外,更包括了工作坊、座談會及表演等一連串活動。

  《塑據格格》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主辦、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並邀請到錄映太奇為策劃夥伴。另外得到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Dimension+、電影文化中心(香港)、好地地體驗及達微慈善基金鼎力支持,為一連串相關活動提供場地與協助。是次展覽為康文署主辦的新視野藝術節2012其中一重點項目。

  John Cage是當代藝術史上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大師。為紀念其誕生一百周年,多位藝術家在《塑據格格》中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以今日數碼互動時代的角度重新思考他最為人認識及具爭議性的作品《4'33"》。

  展覽中最矚目的作品為《Soundtracking#John Cage 4'33"》,由許敖山(Nerve)帶動十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包括設計師、音樂家和導演,以彼此不同的知識與經驗,圍繞John Cage的 《4'33"》創作。他們以自己對《4'33"》的體驗,各以獨特形式創造一件新版本《4'33"》,並在這些作品加入「共同創造」的元素,鼓勵其他藝術家及觀眾一起參與創作。

  除了《Soundtracking#John Cage 4'33"》的集體創作外,展覽內尚有其他以數據為創作概念的藝術作品,如林妙玲的作品《草草物語》(香港版),就利用科技令植物和人類溝通,使植物能打電話、發短訊予人類求助。林妙玲另一作品《湧現現象》,以及Rui Guerra及David Jonas的《飛非雲端》亦為展覽的一部分。

  是次展覽的藝術家座談會將於本星期六(十月二十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在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舉行。許敖山聯合參與展覽的其中五位藝術家將於座談會現身,介紹他們參與「塑據格格」計劃的概念和創作過程,讓觀眾了解整個創作的理念,以及現時新媒體藝術的發展。

  在綷取了多件作品的精要後,許敖山名為《Soundtracking#John Cage 4'33"》的表演,將於本星期日(十月二十一日)在土瓜灣牛棚藝術村錄映太奇內舉行。屆時許敖山將重新演繹《4'33"》,讓觀眾感受John Cage寂靜的藝術。

  有關《塑據格格》展覽詳情,可瀏覽錄映太奇網頁(videotage.org.hk/wikitopia/),或致電二五七三 一八六九與錄映太奇人員聯絡,或致電三一○一 二七一三向藝術推廣辦事處查詢。如欲報名觀賞表演及座談會,請聯絡錄映太奇預約。

  香港文化中心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地下大堂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免費參觀。



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0時25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