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六題: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
*****************

  以下為今日(五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張文光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答覆:

問題︰

  不少校長及教師向本人表示,他們不滿教育局將於本年9月停止發放每校32萬元的「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通識津貼)。他們指通識津貼多用作聘請教學助理製作校本教材等,故預計將有近千名具通識教育科(通識科)校本經驗的教學助理被裁減,影響學校透過運用通識津貼累積的教學成效,並會進一步加重通識科教師的工作量。他們亦指通識科推行時間尚短,教學基礎尚未打穩,通識科教師仍在摸索及適應課程範圍或深淺程度,極需人手支援。他們擔心於2012學年開始即削減或取消通識津貼,會令教師的工作量雪上加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如何回應校長及教師對通識津貼的需求;當局有否評估,在新高中學制只完成首個教學與考評循環的關鍵時刻取消通識津貼,會對學校和學科發展造成甚麼衝擊;當局會否考慮延續通識津貼,或增設經常撥款或常額教師職位,以扶助通識科的健康發展,減輕任教教師的工作量;

(二)除通識津貼外,當局曾否就新高中學制下其他新增的核心科目,提供經常或非經常撥款或津貼;及

(三)當局為推行新高中學制提供的各項經常或非經常撥款或津貼的名稱、用途、開始發放的年份、每校每年所得金額,以及每項涉及的政府開支為何;當中當局計劃將會或現已停止發放或削減的非經常撥款或津貼為何、何時停止發放或削減,以及在有關年份停止發放或削減的理據為何;估計對教師或支援人手有何影響;在停止發放或削減各項相關撥款或津貼前,會否就當時教師的工作量、教學的實際需要,以及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先作充分評估和諮詢學校?

答覆︰

代主席女士︰

(一)教育局於2010/11學年,向每所受政府資助的中學提供32萬元一次過為期兩年的「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旨在讓學校能在實施新學制初期為推行通識教育科課程創造有利條件,並為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學校可自行決定將各項財政資源及人手編配於任何一科,包括通識教育科。據本局了解,學校在2010/11學年使用「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遠較預期為低。截至2012年4月,根據294間資助中學已呈交的2010/11周年帳目中, 92間(即約31%)在2010/11學年中,「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未動用的結餘在七成或以上,而其中33間(即約11%)從未動用該津貼。

  有見大部分學校並未充分運用有關津貼,本局已建議把「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的使用期延長一年至2013年8月31日,使至今尚未盡用該津貼的學校,有更多時間運用。同時,學校如有需要,可向教育局申請額外增撥「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在2013年8月31日前使用。本局會因應個別學校的情況,包括該校使用「通識教育科課程支援津貼」的情況和財政狀況,作出考慮。

(二)除通識教育科外,本局並沒有為新高中學制下的其他核心科目提供經常或非經常撥款或津貼。

(三)本局早於2005年公布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報告,落實在2009年推行新高中學制,並增撥資源,為學校在推行新高中課程初期作出充分規劃和部署,除了教師與班級比例外,教育局亦實施了一系列的支援措施, 包括多項津貼(詳情見附件)。

  這些津貼中的「教師專業準備津貼」、「新高中課程過渡津貼」及「通識教育課程支援津貼」為非經常性津貼,首兩項發放至2008/09學年,以協助學校準備實施新高中課程,支付推行新高中學制所需的起動費用。而一次性的「通識教育課程支援津貼」則在課程實施初期為通識教育科提供額外資源,為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經審核周年帳目中顯示,學校一般有充足財政資源。學校可因應本身需要,靈活調撥學校的其他津貼。教育局重申,倘個別學校因種種原因未能從其經費或營運儲備應付教與學需要,可接觸教育局,教育局會因應個別學校的情況,作出考慮。此外,教育局會繼續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發展課程、學與教材料、以及校本支援服務等協助學校順利推行新高中課程。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49分

列印此頁